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空间竞争已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焦点,区域合作已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等四大地区之间的地区联系、产业联系不断加强。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作为开发“第一资源”的人才领域的区域合作,对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与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相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分工、人力资源开发和流动理论进行介绍,深入探讨了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运行机制和社会作用。同时,对我国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发展历程、基本政策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政府主导,企业及其他组织参与度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地区保护主义现象普遍;急功近利,重人才引进轻培训开发;全面贯通的人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文章以环渤海区域人才开发合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完善我国区域人才开发合作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区域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完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