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评价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u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食管间叶源性肿瘤(GIMTs)的临床病理、内镜特点及内镜下切除的具体方法术式,并进一步评价、比较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内镜下治疗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病变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多起源于粘膜肌层,以平滑肌瘤最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梗阻及胸骨后不适。36例行内镜下多环粘膜套扎切除术(EMBM),肿瘤起源于粘膜肌层且瘤体直径<2.0c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仅1例发生少量渗血;3例行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肿瘤起源于粘膜肌层,直径<3.0 cm,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发生;3例行内镜下粘膜下肿物挖除术(ESE),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可达到一次性完整切除,但有1例肿瘤剥离后发生0.2cm穿孔,无出血并发症;4例行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3个月复查均痊愈,未发现肿瘤残留、复发及术后狭窄发生。结论:对起源于粘膜肌层的食管间叶瘤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瘤体较小者(直径<2.0cm)采用EMBM治疗效果可达到ESD同等疗效;瘤体较大者(直径>2.0cm)主张采用ESD治疗。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叶瘤可达到一次性完全切除,出现穿孔并发症的风险相应增加,但穿孔一般较小,运用止血夹往往能夹闭穿孔。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iR-363-3p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MKN-45,MGC-803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将带有荧光标记物的化学合成的miR-363-3p序列和其反
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无人机对地面目标检测和追踪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光流法对运动目标检测和追踪出现误检、丢失的问题,应用运动目标纵向的边缘特征配合光流法的方法
本文主要从国内外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以及汽车安全性设计等角度来研究智能化、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现代汽车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在传统汽车上融入智能汽车的理念与技术可以提升
大发工业与丰田汽车公司2016年11月9日推出的新款小型MPV"Thor/Roomy/Tank"为了尽量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加,在车身外板使用了大量树脂。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病灶的特点,探讨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的处理方法、临床意义及疾病转归。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安全的臭氧浓度水平不仅是座舱优质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内外适航当局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对民航客机舱室内臭氧浓度水平进行了文献调研,并就臭氧与舱室内物质的反应机理进
目的评价快速胶体硒法检测指尖血梅毒螺旋体抗体法与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TPPA)检测血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集梅毒求诊者指尖和静脉血,分别采用快速胶体硒法和TPPA法进行
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一时间石破天惊,国际社会反应强烈,并普遍对此表示反对。联合国通过了1718号决议,对其进行谴责和制裁。在本刊第20期,张琏瑰教
<正>随着GMDSS系统及新的STCW公约的实施,对不再配备无线电员的满足双套设备的船舶而言,驾驶员将承担许多新的工作与责任,但由此导致与传统的驾驶了望、安全航行的观念的冲突
目的了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述情障碍与家庭关怀度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5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