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基催化剂上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是一条“绿色”的合成路线,该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无污染,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合成DPC的催化剂有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由于均相催化剂存在难分离、回收困难等缺点,所以开发高效的负载型催化剂是合成DPC的一个研究热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用于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KromasilTM C18,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V(甲醇):V(水)=65:35,流速0.6 mL·min-1。采用外标法对碳酸二苯酯和苯酚进行了定量分析,碳酸二苯酯和苯酚的外标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66 和 0.99959,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2.9%和0.99%,回收率分别为93.8%~105.7%和99.3%~104.9%。相对于目前使用较多的气相色谱法,本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利用W/O微乳液为纳米反应器,制备得到了超微细包覆型催化剂Pd-Cu-O/SiO2,将其用于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DPC 收率达 52.1%。但由于活性组分Pd和助剂Cu的流失,该催化剂稳定性较差。用碳酸二甲酯代替CH2Cl2作为反应溶剂,催化剂稳定性有所改善,但其催化性能明显下降。这是由于Cu(OAc)2不能溶于DMC溶剂,无法发挥助催化作用所致。制备了核壳结构催化剂Pd-Cu-O/SiO2@SiO2,尽管催化剂颗粒外面有多孔性SiO2保护壳层的存在,但Pd-Cu-O/SiO2@SiO2催化剂的稳定性依然较差,活性组分还是有流失现象。   Pd-Ce-O/SiO2 是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DPC收率可达53.7%。这是由于Ce4+进入到PdO晶格中,使得Pd原子中的电子更容易向Ce转移,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CeO2作为载体时,Pd-O/CeO2上DPC收率仅有5.8%。表征发现,Pd-O/CeO2催化剂表面的Pd是PdO2和PdO共同存在,由于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的活性中心为Pd(II),因此Pd-O/CeO2催化该反应的性能较差。另外,由于Pd与CeO2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Pd物种被CeO2包覆,这也是该催化剂性能较差的原因。
其他文献
  己内酰胺是合成尼龙-6的重要原料。目前,工业上通过两步反应得到己内酰胺,第一步:环己酮与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第二步:环己酮肟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贝克曼
有些话题,已被人说滥了,但忍不住还要说,比如这作文。到了高三,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作文教学受到冷遇,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究其原因,其实这原因是用不着究的,在高三语文办公室里就能常常“听”得到:“教作文,收效甚微”;“想教作文,不知该如何教”。  “教作文,收效甚微”,这涉及到一个世界性的有争议的问题:作文能不能教?很多人认为作文不能教。我个人认为作文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
采用超声辐射方法,合成了具有管状结构的纳米Pd/PEG复合材料。探讨了超声波还原机理以及不同分子量的PEG对二价钯离子的还原能力,并利用TEM,XRD, XPS等手段表征了超声合成的
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和高通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表达分析。大多数传统内参基因已不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