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量)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企业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高杠杆性等特征。企业如果合理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如果操作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于公司的一般资产来说,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非常快,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作为风险管理手段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又具有很大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这就使得企业管理层出现了投机主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对风险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企业管理层主观判断的影响,增加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企业较高的控制风险和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就必须搜集充足的审计证据,实施较多的审计程序,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审计,这样就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成本。另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较快,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更新专业知识,保持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这又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成本。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会收取一个较高的审计费用来弥补他们的成本和支出。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理,会计师事务所在面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时,除了正常的成本效益外,还会获得一个风险溢价,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费用。但是,事务所在对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之后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审计值得我们探讨。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了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两个回归模型来研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和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差异,以及当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时,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和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之间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审计费用高于未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第二,当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时,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即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之后,没有提供高质量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