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服务补救对顾客感知公平及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是一种顾客高度参与其生产与消费过程的无形产品,要做到“完全零缺陷”是非常困难的。在服务失败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服务补救以降低顾客流失率,进而培养顾客再次购买和宣传正面口碑的行为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目前商业银行顾客投诉明显增多,而服务补救缺乏理论指导的现状,从服务补救特征入手,并结合行业特点构建了商业银行服务补救对顾客感知公平及行为意向影响的研究模型。该模型不仅探讨了服务补救对感知公平和行为意向的影响,而且考虑了失误归因、关系质量等因素对整体研究模型调节作用,同时将信息公平作为感知公平的一个新维度,并首次将自我效能和文化特征作为背景变量进行分析。在实证部分,本文采用了结构方程分析,层次回归和分组回归分析,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改。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商业银行服务补救分为三个维度,即有形补偿、响应速度、心理补救;顾客感知公平分为四个维度,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信息公平;其中,有形补偿、响应速度和心理补救与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和交往公平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正向影响关系。②感知公平的不同维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不同。对于中国顾客而言,交往公平对顾客重复购买和交叉购买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感知公平的四维度中只有交往公平对顾客溢价行为和正面口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关系质量、失误归因和失误程度对整体模型的调节作用不同。顾客关系质量的提高,将会增强交往公平对正面口碑以及溢价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失误归因对结果公平与顾客重复购买的调节作用显著,当顾客认为失误是由自己造成的且银行给与满意的有形补偿的情况下,顾客认为银行为了补救失误做了最积极的努力,从而更倾向与重复购买和宣传正面口碑;失误程度对心理补救与感知交往公平关系起着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④人口统计变量、自我效能、文化特征等背景变量在不同顾客群体间的差异情况不同。结果公平对英国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明显高于中国顾客,而交往公平对英国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明显低于中国顾客。  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已有的服务补救理论,而且本文所提出的将补救流程的规范化与补救措施的个性化相结合以提供更有“弹性”的服务补救措施,以及重视信息公平等建议也将为商业银行服务补救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推动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具
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进行教学,那样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无益的.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好的教师团队学校的各项建设等于空中楼阁,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将失去重要的助推力.从项目建设入手,促进教师团队的发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预示了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产物。  网络营销是指为实现营销目标借助于互联网络进行的营销活动[51]。这一新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