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难治性角膜溃疡,包括真菌性角膜溃疡、细菌性角膜溃疡、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热烫伤所致角膜溃疡等等。因各种原因导致角膜基质溶解,溃疡迁延不愈,形成惰性溃疡,很难通过单纯药物治疗达到治愈目的,使病程无限期延长。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角膜穿孔,眼内容脱出,甚至失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且长时间用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即使部分患者经过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溃疡愈合,但因长期角膜上皮缺损使角膜基质长期处于水肿状态,最终使角膜混浊加重,遗留角膜白斑,降低患者恢复有用视力的机会。角膜移植对于难治性角膜溃疡不失为首选治疗方法,但目前角膜材料匮乏,费用较高,使很多患者因病情严重无法等待角膜材料及资金匮乏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使眼球穿孔,视力丧失。故应寻找一条更加便捷、经济的治疗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羊膜易获得,具有抗原性低、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抑制炎症反应等特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具有透明性、透氧性、湿润、菲薄、柔软舒适、易于戴取等特点,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如:角膜上皮损伤,角结膜化学伤,角膜溃疡等。本课题将羊膜移植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临床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并于角膜上皮修复后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以评估其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于唐山眼科医院角膜病区住院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均身体健康,无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等)共60例(60眼),其中男50例(50眼),女10例(10眼),年龄12岁~65岁,病程为半个月~15个月。通过病史、病因及利用角膜刮片镜检、坏死组织培养或共焦显微镜检查确定临床诊断为真菌、细菌或单疱病毒感染性角膜溃疡及热烫伤所致角膜溃疡,经过系统的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1周以上,角膜溃疡迁延不愈,溃疡周边角膜上皮卷曲无修复迹象且部分病例角膜溃疡有扩大或向深基质发展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控制病情。分为两组:1、手术组:30例(30眼),均为临床确诊病例,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6例(6眼),细菌性角膜溃疡6例(6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8例(8眼),热烫伤角膜溶解10例(10眼)。行羊膜移植手术联合角膜接触镜治疗。2、对照组:30例(30眼),均为临床确诊病例,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6例(6眼),细菌性角膜溃疡6例(6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8例(8眼),热烫伤角膜溶解10例(10眼)。行加压包扎联合药物治疗。于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术后(加压包扎后)七天进行视力检查及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溃疡愈合和基质水肿消退情况,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的愈合情况。分别比较各组中角膜上皮修复、角膜溃疡愈合、基质水肿消退及视力情况。并于角膜上皮修复后对手术组患者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移植羊膜形态及修复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对于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还可观察病灶切除羊膜移植后是否有菌丝残留。对照组于加压包扎后七天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病灶区角膜上皮修复及炎性细胞、真菌菌丝情况。
结果:⑴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5,P=0.257),术后(加压包扎后)七天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⑵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角膜溃疡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5,P=0.257),术后(加压包扎后)七天角膜溃疡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⑶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角膜基质水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加压包扎后)角膜基质水肿消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⑷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术后(加压包扎后)进行视力检查,两组资料术前(加压包扎前)一天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加压包扎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羊膜移植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较单纯加压包扎联合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角膜溃疡愈合及角膜上皮修复的可能,并可在短时间内减轻角膜基质水肿提高患者部分视力,且费用较低,为患者提供一条便捷、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视力,降低治疗费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新的,非创伤性的角膜疾病检查方法。它能从细胞水平对活体角膜结构做出即时观测,从细胞水平证明羊膜移植利于角膜各层结构的重建,为角膜组织的修复提供良好的支架作用,为理想的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