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粘附相关ERK信号转导通路及bFGF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CAA骨髓造血粘附信号转导ERK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124例CAA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使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再造生血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疗效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ERK信号通路中相关酶类ERK1、ERK2及其磷酸化phospho-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中细胞因子bFGF及其受体bFGFR的mRNA表达变化。  结果:1.补髓生血颗粒疗效优于再造生血片(P<0.05),且CAA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肾阴虚型(P<0.05);2.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ERK1、ERK2及phospho-ERK1/2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补髓生血颗粒可以调整三种蛋白的异常低表达(P均<0.05);并且治疗后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FGF与bFGF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bFGF与bFGFR的mRNA表达水平有所提高(P均<0.05),且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1.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疗效确切,提示治疗CAA应以补肾为法从肾论治;2.CAA患者骨髓造血粘附相关ERK信号通路中相关酶类ERK1、ERK2及其磷酸化phospho-ERK1/2的蛋白水平存在异常低表达,提示ERK信号通路的异常可能参与CAA发病机理形成;3.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FGF及其受体bFGFR mRNA的低表达与CAA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4.补髓生血颗粒可以明显提升ERK信号通路中相关酶类ERK1、ERK2及其磷酸化pho spho-E RK1/2的蛋白水平及bFGF及其受体bFGFR mRNA的表达,促进骨髓微血管新生,改善造血微环境,从而改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归巢、移行,增强造血粘附信号转导,使造血功能得以恢复;5.CAA患者辨证分型中的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肾阴虚型,提示在CAA辨证分型治疗中存在“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特点;且肾阳虚型ERK通路相关酶类及bFGF的低表达水平较肾阴虚型更易得到纠正。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患者的治疗状况,了解对指南的遵循情况。  方法:入选2004年1月--2008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确诊
在循证医学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中医循证医学也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古老的中医学和年轻的循证医学两者的结合必然会开辟一片新的医学领域。本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