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盆腔脱垂器官解剖和功能的影响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个体化的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Kegel)治疗盆底脏器脱垂的疗效,与传统的单纯盆底肌锻炼进行疗效比较,为盆底脏器脱垂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将粤北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确诊为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个体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锻炼;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Kegel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解剖(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和功能变化(尿流动力学、盆底肌力测定)指标的疗效差异。  结果:解剖位置方面: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  两组治疗后的盆腔肌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更好(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  在下尿路症状改善方面,2例压力性尿失禁(SUI)明显改善(2/3)、2例急迫性尿失禁(UUI)和1例混合性尿失禁(MUI)症状消失,症状改善或治愈率达83.3%(5/6)。  I度POP经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除了正常排尿感容量(238±76与261±88,ml)显著增加(P=0.025)外,其他指标包括最初排尿感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和残余尿量(PV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POP最初排尿感容量和Pdet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包括正常排尿感容量(256±92与289±106,ml)、最大膀胱测压容量(392±127与431±131,ml)、Qmax(12±8与18±10,ml/s)、平均尿流率(7±5与12±4,ml/s)、PdetQmax(20±17与14±11,cmH20)和PVR(45±15与32±17,m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POP膀胱储尿期指标:最初排尿感容量(204±107与238±112,ml)、正常排尿感容量(295±101与331±120,ml)、最大膀胱测压容量(434±134与480±145,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排尿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Kegel锻炼能增强盆底肌力,能改善Ⅰ、Ⅱ度POP储尿期和排尿期功能,亦能改善Ⅲ度POP储尿期功能,但对Ⅲ度POP排尿期的功能改善不明显。
其他文献
背景:  宫颈机能不全被普遍认为是复杂的自发性早产综合征的一部分,是引发晚期流产或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明确宫颈机能不全诊断并具有手术指征,主张尽早行宫颈环扎术以延
研究背景:  自发性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卒中,而且是致残率高的一种类型。目前已经有很多自发性脑出血遗传因素的研究。血清低胆红素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的危险因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