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间性的过程性构建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文化间性理解为不同文化间交流、寻求理解和共同构建的过程,基于此将中德讨论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组具备跨文化经验的中德学生作为研究人群,借助目前现有理论中关于中方和德方在讨论过程中发生意见分歧时使用的话语策略的类别划分和具体的分类标准对中德讨论过程进行演绎分析,得出中德讨论对象对持有不同观点的话题进行讨论时,具体会使用到哪些现有的话语策略。进一步观察,中德讨论对象在策略的使用上有无偏离或是新的情况出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进行的策略改变。从而探究,文化间性如何在中德讨论过程的话语层面得以构建和体现,哪些因素又会对这一构建过程产生影响。为有效回答本文所提问题,需借助系类方法设计。除对讨论对象的选择上有特定的语言水平和海外留学经验的要求外,在前期准备阶段,需通过设计问卷确定出讨论话题,确保讨论对象对该话题持不同看法。收集数据阶段,通过质性实验法模拟中德讨论过程,并在实验结束后借助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讨论对象进行采访,以便获取讨论对象在其话语策略使用方面的反馈,弥补现有理论陈旧或片面等问题,同时获取其对相关问题的主观看法。在数据分析阶段,借助MAXQDA分析数据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对中德过程中出现的话语策略先依据现有类别体系和采访反馈进行演绎分析,对理论未包含的但出现在中德讨论过程中的新话语策略进行归纳分析。经过实证分析,文化间性的过程性构建在本文中主要体现在中德话语策略的趋同以及在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未被现有理论命名的话语策略上。中德讨论对象在持有不同观点的情况下论证时,更趋向于在过程中使用对方的话语策略,而不是使用自身文化现有的话语策略。以对方更熟悉和更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论证,说明了中德讨论过程对双方讨论对象的动态影响,实验的采访也直接地确认了讨论对象的策略调整。讨论对象以过程和情境为导向,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构建话语策略。此外,从采访内容中总结出参与文化间性过程性构建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外语、异文化特征、跨文化相关知识(国外留学经验、先前和对象国人员讨论的经验、自身参加相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培训等)、关系和性格。本文基于对文化间性在中德讨论过程话语层面的构建过程研究,反思和总结了对文化间性的概念理解。同时发现,未来此类研究可对中德双方在策略偏离和趋同过程中的适度性判断进行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地图与行为地图等方法,以苏州市石路商业步行街为例,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分析主体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性,进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差异
为满足当前城市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需要,西方女性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主题覆盖行为特征、社会公平、可持续性等方面。中国城市女性在转型期同样面临着重大
采用电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电沉积纳米金(AuNPs)粒子的方法修饰玻碳电极(GCE),直接制得ERGO/AuNP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探究了Cr(Ⅵ)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用扫描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复兴发展,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在电视媒介表达场域中重新获得话语主体地位,也赋予了电视与文化、节目与语境新的关联意义,推动了媒介内容对于社会
高功率激光装置在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天体物理以及惯性约束核聚变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以多程放大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高功率激光装置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通常具有如下特
电视连续剧《金婚》以新颖的编年体形式,为观众勾勒了一个长达50年的中国婚姻状况。然而创作者表现出的性别观念是陈旧的,至少是缺乏客观、公正、平等的。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今
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产生丰富具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室通过前期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真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展开深入研究,获得以下结果:该链霉菌经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后,通过离心、滤膜过滤去除
为了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项目间的关系,将177名男女大学生分别进行各个项目的测试.结果显示:在可选择的各项目中,各项目之间的得分存在着明显差异.评分标准方法不完善
近年来,通风除尘系统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人员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对通风除尘系统的施工进行改进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