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验早期草本植物对树木功能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近三十年,全球各地开展了大量的草地和森林植物多样性控制实验,以揭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维持机制。多数结果表明,植物功能多样性可更好地解释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异。但是,这些控制实验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不断清除非目标实验物种,以达到控制物种多样性水平的目的。这种实验措施引发了有关“基于控制实验的研究结论在真实自然生态系统的普适性”的质疑。在传统的森林植物多样性控制实验中,草本植物往往被人工清除以避免其干扰树木的资源竞争。对于草本植物是否影响树木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从而影响生态系统水平生产力尚不清楚。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依托位于浙江省普陀山的包含除草和非除草处理的树木功能多样性实验平台。该实验以植物经济型谱为切入点,选取位于经济型谱不同位置的8个功能策略差异较大的树种,通过单谱段、两谱段和四谱段树种组合的方式设置了17个树木功能多样性配置模式,开展高密度种植实验(树木个体间距0.6米)。本论文基于对幼树生长以及草本层物种组成和地上生产力动态的4年期监测,以除草处理为对照,通过分析树木功能多样性(以功能离散度表征)与功能组成(以性状群落加权平均值表征)所介导的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如何影响草本与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的时空格局,揭示实验早期阶段草本植物在树木功能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来看,实验前两年非除草处理中的群落总地上生产力均显著高于除草处理,随实验进行,虽然树木逐渐成为群落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部分树木多样性组合中草本植物对群落总地上生产力的相对贡献依旧较大,表明以往仅以树木生产力表征群落生产力低估了实验早期草本植物的作用。经过4年的实验,树木地上生产力随功能多样性梯度而显著变化,且在除草与非除草处理中表现不同。在除草处理中,树木地上生产力最高的配置模式分别为枫香单种(15.11 Mg ha-1 yr-1)、舟山新木姜子-红楠-乌桕-枫香混种(10.87 Mg ha-1 yr-1)与乌桕-枫香混种(10.79 Mg ha-1 yr-1);树木地上生产力最低的配置模式分别为舟山新木姜子单种(1.25 Mg ha-1 yr-1)、舟山新木姜子-红楠混种(2.27 Mg ha-1 yr-1)与红楠单种(2.96 Mg ha-1 yr-1);在非除草处理中,树木地上生产力最高的配置模式分别为枫香单种(10.82 Mg ha-1 yr-1)、乌桕-枫香混种(10.76 Mg ha-1 yr-1)与木荷-青冈混种(10.04 Mg ha-1 yr-1),树木地上生产力最低的配置模式分别为舟山新木姜子单种(0.93 Mg ha-1 yr-1)、舟山新木姜子-红楠混种(1.87 Mg ha-1 yr-1)与黄山栾树-无患子混种(1.99 Mg ha-1 yr-1)。2.去除草本植物后,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与树木物种丰富度无相关性,但与树木功能多样性显著正相关,且关联强度随实验时间而增强,表明树种间生态位互补效应随时间而增加,进而加强了树木功能多样性对树木地上生产力的多样性效应。同时,树木地上生产力与资源获取型性状(如比叶面积大、叶片氮含量高)相关的树种组成显著正相关,表明选择效应也同时驱动树木地上生产力变化。树木地上生物量累积与资源获取型性状相关的树种组成正相关,且关系强度随实验时间增强,表明实验早期阶段树木地上生物量的储存主要取决于速生树种的资源掠夺式竞争。3.在非除草处理中,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与树木功能多样性呈正相关,且关系强度随实验时间增强;而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与资源获取型性状相关的树种组成不相关。以上格局表明,草本植物并不影响树木功能多样性对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的正向效应,但会削弱树木功能性状群落加权平均值与树木地上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的关系。多样性效应分解结果表明,草本竞争降低了树木多样性对树木地上生物量累积的互补效应的重要性。4.随实验的进行,树木功能多样性与草本地上生产力逐渐呈显著负相关,与群落总地上生产力显著正相关,且其关系强度均随实验时间增强;前者表明草本与树木间的资源竞争随时间而加强,后者表明树木功能多样性促进了群落总地上生产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实验的进行,树木功能多样性通过增加树木地上生产力而间接增加草本层中耐阴物种的比例,从而使树木成为群落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综上所述,本论文在探索树木功能多样性与树木地上生产力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的基础上,量化了草本植物对树木多样性与树木地上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程度,揭示了草本和树木相互作用对森林群落总地上生产力的调控机制,明晰了植物多样性控制实验早期阶段草本植物在树木功能多样性与森林地上生产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考虑非实验目标物种的自然动态与生态过程,对深入理解树木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高温流场诊断技术通过对热力学流场进行高性能指标的多参数实验测量,不仅可以帮助开展燃烧反应中化学动力学、热传递和流体动力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还能够用详细的物理宏观表征来实现真实高温流场的保真模拟,最终推动电力能源、工业制造和推进系统等众多应用领域的发展。现今,非侵入式激光诊断技术是高温流场诊断的主要手段,其中吸收光谱激光诊断技术通过可调谐激光器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精密测量分子吸收谱线,可以实现气体组分
学位
海滩是海岸带地区抵御波浪、潮汐和风暴潮等剧烈水动力作用的第一道屏障海滩的稳定与否时刻影响沿海城市或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当前正在发生的全球变化与日益加剧的极端风暴事件,使得全球海滩正面临侵蚀后退风险,其滩面沉积变化过程引起众多学者研究。特别对发育于波控但又处于中到强潮环境的海滩,其独特的地貌和沉积特色而更受学者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北部湾中强潮环境的北海银滩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至2017
学位
近年来,面向机械-光-电等物质能量相互转换核心机理的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已成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信息科学技术和能源科学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二维压电半导体,如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和IIIA族金属单硫族化合物,同时具备优异的机械柔性、半导体特性以及机电、光电转换能力,并且其平面结构能够与现有半导体制造技术高度兼容,因而被认为是实现新
学位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省境内的祁连山南坡地区,以往关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影响因素主要考虑了气温、降水、土地利用和海拔等因素,鲜有提及诸如土壤孔隙参数、土壤的无机矿物、土壤电导率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储碳等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通过大量文献搜集梳理、野外样方调查,获得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碳库密度值。在此基础上,根据2000~2020年祁连山
学位
位于海陆交错带的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是潮滩湿地最为宝贵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在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是长江口盐沼湿地的先锋种和关键种。受人类围垦活动、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三棱藨草种群面积不断缩小,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
学位
教育问责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着学校办学质量日益为社会所关注,问责引入到教育领域,并成为基础教育治理的重要方式和实现基础教育质量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后教育问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只有回溯其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把握基础教育问责的发展路径及未来动向。因而本研究尝试跳出从某一截面或侧面对美国基础教育问责进行抽离性解读的固有思维,拟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发展历程入手,在关注
学位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表现在评价内容变得全面、评价方法变得多样、评价主体变得多元等,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新的学生学业评价理念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评价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游离于学生学业评价之外的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成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推动者,其在日常课堂中的评价实践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
学位
文档布局分析(Document Layout Analysis,DLA)的目的是将文档图像分解为高级语义区域(即图像、表格、文本和背景),DLA是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文档理解、表格识别以及图像检索等任务的基础。由于文档样式以及文档风格的差别,文档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类,例如学术类、杂志类,每个类构成了独立的域。在实际布局分析过程中,这些域
学位
在时代变迁的影响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世界各国教育正处于变革与转型期,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探索适应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成为各国教育的首要工作,而作为隐性课程的学校空间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也受到了社会及学界的关注。现阶段就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而言,对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不够重视,基本还停留在能用和达标上,导致我国的很多学校空间缺乏必
学位
生物质分布广泛,廉价易得,也是世界上唯一可运输和储存的有机碳源,采用生物质资源代替传统的石化能源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环境保护以及产品单一等问题。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催化转化为能源化学品是对目前石化能源品的有效补充。润滑油作为一种保护剂,对机械运转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而目前生物质基的润滑油主要是酯类或醚类润滑油,其高含氧量导致低温使用性能和氧化安定性不佳。本文通过对生物质基润滑油基础油的结构进行靶向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