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血管细胞基因表达概况分析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we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的新的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的并发症,而且也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神经元病变。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视网膜神经元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病变早期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且一些和炎症相关的因子也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这些改变在糖尿病患者、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视网膜中都有发现。因此人们逐步认识到细胞凋亡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已经从单个基因或数个基因发展到成百上千个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基因芯片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分析大量的基因,实现基因信息的大规模检测。它可以平行地、高通量地观察全基因组水平的基因表达模式。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同时分析成百上千个基因的表达状况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 因此我们为了研究糖尿病早期多个阶段中大鼠视网膜血管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演变,选择了基因芯片技术,并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基因芯片的种类。 本研究首先通过给予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绝大多数的大鼠腹腔注药2天后表现出明显的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血糖升高;部分大鼠在患病8周后出现晶体的混浊。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后,分别在第3周、第6周、第9周分批处死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获取视网膜血管组织,在显微镜下尽量去除杂质细胞,将多个样本汇总后提取总RNA。使用[α—32P]dATP逆转录标记制备探针,与点有1176个基因相应序列的尼龙膜芯片进行杂交。这1176个基因按照功能分为24类,涉及和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代谢、细胞骨架相关的多个方面。杂交后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获得表达存在差异的基因列表,通过检索数据库了解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部分结果进行检验。
其他文献
露天矿照明控制装置是一种既能手动控制,又能自动控制的节约电能的电控装置,几年来,在鞍钢眼前山铁矿、弓长岭矿、调军台选矿厂等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节电效果
抽象是生物体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所必须的一项高级的认知功能,即从具体的,复杂的事物中总结内在的规律,从而抽取出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对于动物来说,这一能力是它们生存的需
面神经刺激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并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34例,术后随访
前言及目的 鼻及咽部为结外淋巴瘤常见的发生部位,仅次于胃肠道。我国的结外淋巴瘤以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尤其以鼻NK/T细胞淋巴瘤为甚。鼻NK/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
研究目的:视网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neural retina,神经视网膜)组成,RPE细胞顶部的微绒毛与光感受器外节呈交错对插嵌合,
目的:探讨由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引起的鼻炎鼻窦炎与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鼻源性SEB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SEB在慢性鼻炎鼻窦炎(CRS)和哮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