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工作,而粮食安全的基础在于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安全。在粮食生产方面,我国一直在保证耕地18亿亩红线不放松,在粮食生产上常抓不懈。在粮食流通方面,2004年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07号国务院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在粮食流通行业几次改革后颁布的粮食行业最权威的法规,它的出现不仅有效促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还让粮食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有了明确的定位,保证了粮食执法的法律性。近年来,我国粮食十连增,目前已经基本保证国内的粮食供应。但部分地区的粮食仍然很紧张,其原因就是粮食流通行业不发达。所以粮食流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粮食流通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粮食种植产量的重要性。粮食流通效率的高低,政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在粮食流通管理中的作用,对于一个区域的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苏省已经开始建立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对全省的粮食流通管理进行指标考核①。盐城市是江苏省产粮大市,也是粮食的主产区之一。研究市一级政府在粮食流通管理中的实践和决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特别是,近年来盐城市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建立粮食物流中心,稳定粮油市场秩序,较好地完成了粮油保供稳价任务。研究其有益经验,能够帮助其他地方政府做好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粮食流通行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经济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粮食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政府从建国以来粮食政策的变革,从而得出我国粮食政策的研究制定是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在粮食流通市场化的基础上对粮食流通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结论。本文以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其在履行粮食流通管理职能、盐城市政府管理部门在粮食流通管理方面的成效和不足并以此希望在平时的粮食流通管理工作一些有益启示和经验。盐城市粮食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亮点,但是同样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包括资金短缺,改革改制不彻底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对策建议,旨在对政府部门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秩序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