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传记文体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记历来因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历史性、真实性、文学性而有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与发展脉络。20世纪80年代,传记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传记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在传主与文体的选择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而在众多优秀的传记作家中,石楠以其独具特色的传记文体在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史上烙下了自己的印记,她的传记被评论家称为“石楠体”。 本文旨在通过对石楠传记的细节探微和宏观把握来进一步探讨总结其文体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原因与价值,以期加深对石楠传记的理解,全面地呈现其传记创作的价值。本文除绪论,结语外,正文分为三章进行具体论述。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即石楠传记的文体,大致梳理中国传记文体的发展脉络。其次,概括石楠的主要创作经历与创作实绩,并通过分类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文学界对于石楠传记创作的研究现状,以期能找出其中仍存在的空白与薄弱之处,由此体现出本文论题的研究价值。正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以石楠自己提出的鲜明的传记创作观“艺术和史实的统一”为出发点,主要从小说化的创作手法,如其传记虚构的尺度,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叙事艺术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来总结其“石楠体”的主要文体特征。第二章从主客观两方面探讨“石楠体”形成的主要缘由。主观原因在于石楠自身的创作经历,先创作出了作品,才有了创作传记的理论知识,这使她的传记文体呈现出传记小说的面貌,以及她的女性身份和人生经历使得其传记中主体意识尤为鲜明;客观原因方面,本文将石楠传记创作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来分析其文体特征的主要成因。第三章主要从“石楠体”对于中国传记传统的突破出发论述石楠传记文体对于当代传记现代性转型的意义与价值,并阐述石楠传记文体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以及对其他传记家产生的影响。结语部分,笔者再次肯定了石楠传记文体独特的价值,且在前面的基础上对于此种文体所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简要的讨论,以期待传记作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传记作品。
其他文献
在目前我国的史学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冷战时期,而对1933—1941年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一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无论在美国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聚在一起谈论“三年级是道坎儿”的话题——孩子虽然在小学之前学习了小学课程,到了三年级前后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董俞作為明末清初雲間派後期之射雕手撐拄其間,他的詩集及詞集卻沒有得到後世學者相應的關注。學術界對其詞作的研究及探索還不夠全面具體,成果數量也较為有限。遣與《玉鳧詞
传统古建施工工具──矩尺张壮近年来,在我公司承揽修缮的古建筑中发现有槛墙与柱顶石搭接处不严实问题。带着这一质量问题,我曾多次请教老艺人,并诚恳地向他们讨教传统规矩活作
期刊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
当代影视“拼凑”作品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美国涌现出诸多此类作品,如《史诗大电影》;中国有此类电影作品,如《大电影之数百亿》和此类电视剧,如《武林外传》。催
近几年,政府新闻发言人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每一个重要决策的公布,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少不了他们忙碌的身影。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特点要求
剧本围绕妈妈看到女儿落在家里的信展开,前五场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开父女之间信的内容,写了女儿对从小学到高中这一段时间和父母关系,妈妈和女儿的关系因为母亲生活的放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是在革命基础较好的一省或几省边界地区建立发展起来的,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以闽西为中心,包括赣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结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和教学组织特点,分析了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并从教学内容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