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数学新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目前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情况如何、现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还存在怎样的差距、教师对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认识怎么样、实践教学行为表现如何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数学学习方式相关理论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分别对高中生和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生还是比较乐于接受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的,但是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在数学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方面的表现水平都还较低;在数学学习方式的选择性上单一化有余、多样化不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不强。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数学课堂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不高制约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反思性教学的缺乏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笔者制定访谈提纲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和问卷结果几乎是一致的。接着笔者进入课堂,进行课堂观察,深入了解教师教的现状和学生学的现状。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环节的对比发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就不同。最后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数学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