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由于其高品质因子、低损耗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储存、光子探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随后人们开始利用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器件来实现微波波段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其为微波光量子储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耦合四分之一波长共面波导谐振器系统微波传输特性中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总结了近些年来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的研究背景以及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接着对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由于其高品质因子、低损耗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储存、光子探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随后人们开始利用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器件来实现微波波段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其为微波光量子储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耦合四分之一波长共面波导谐振器系统微波传输特性中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总结了近些年来超导共面波导谐振器的研究背景以及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接着对电磁诱导透明、类电磁诱导透明以及利用超导谐振器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实空间量子输运理论研究了该系统的微波传输特性中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即在原谐振器共振频率处附近出现了透明窗口且其随着耦合强度地增大透明窗口的宽度也会相应变大;接着对透明窗口处的慢光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此区域内微波传输的群速度会随着两个谐振器之间耦合强度变化而变化,在耦合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在此区域最多实现了2.69)的群速度延时。最后在实验上,使用仿真软件Sonnet设计出了耦合四分之一波长共面波导谐振器,并利用实验室微加工平台制备出了相应的谐振器样品,在极低温环境下对谐振器样品的微波传输透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在耦合谐振器的实验测量结果中观测到了透明窗口的出现。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主要采用点阵字符标识的生产日期,既是消费者判断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也是供应商对食品安全性的保证。点阵字符是由离散点喷洒构成,容易受环境和设备影响产生缺陷,如:变形、缺印、污印等,采用人工检测费时耗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人工智能的崛起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字符进行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基于深度学习
锌基金属因其适中的腐蚀速率被视为最具应用潜力的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然而纯锌的综合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大部分植入部位的临床服役要求,且其不均匀的腐蚀模式增大了植入体提前失效的风险。此外,锌基植入体服役过程中释放的过量Zn2+表现出了明显的细胞毒性。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合金设计及热机械工艺改性,优化并制备了新型Zn-Cu-Zr合金,以改善锌基金属的综合力学性能、腐蚀行为及生物相容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合金的微观
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算法,子空间学习以其对数据的降维约简作用被学者们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PCANet将子空间学习与深度学习结合掀起了深度子空间学习研究的热潮,但存在拓扑结构造成特征维度爆炸,以及缺少非线性使网络退化为单一的层等缺陷。PCANet+通过更改网络拓扑结构并增加非线性层使算法在人脸识别中具有更好的表现,但由于使用过量大尺寸卷积核造成计算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本文以PCAN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组织形态,驱动产生资源协同、产用融合、共创共赢的智能化生态,其价值创造过程包括:(1)协同性关系资源、技术性能力资源、开放性信息资源与创新性文化资源4个方面资源的协同共享。(2)通过资源、结构和文化3个层面,层层递进赋能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共创。(3)兼顾技术融合与人本融入推动场景共生。(4)基于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和场景共生实现平台生态中各利益相关者与生态总体的
本文以Fe、Mn、Cr、Co四种单质金属为原料,通过真空熔炼法制备了Fe65-xMn20Cr15Cox(x=5,10,15,20)高熵合金,并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讨论;此外,再以Fe45Mn20Cr15C20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退火温度对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铸态Fe65-xMn20Cr15Cox(x=5,10,15,20)高熵合金均为γ奥氏体+ε马氏体的双相组织,且随着Co
TiAl基合金因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发动机等领域。普通的二元TiAl合金在700℃及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但当服役温度高于800℃时,其抗氧化性能将大幅下降。此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单一添加元素对Ti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但少有考虑元素的多元添加以及氧化环境的影响。本文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
超声相控阵检测作为无损检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在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聚焦(Total focus method,TFM)是一种超声相控阵成像方法,与传统的相控阵成像方法相比,TFM具有更大的动态聚焦范围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目前已经成为相控阵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但是TFM成像需要处理大量全矩阵数据,这导致其成像时间比较长,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稀疏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数据量
网络流量特性分析与流量建模作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性热点问题,是现代网络通信系统分析、设计、性能评价和动态调整的基础。目前网络正由传统的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物联网具有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联网对象和上网行为,联网设备数量和数据量巨大,其流量特性必将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评估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特征的下一代网络的流量特性。本文致力于物联网流量特性分析和流量预测的研究。首先使用软件展示物联网流量的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