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韦昭注训诂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关于我国春秋时期的国别史,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国语》记载了上自周穆王五十二年(前990年)征犬戎,下讫五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联合灭智伯五百余年间的历史。分为周、鲁、齐、晋、楚、郑、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即《周语》三篇、《鲁语》两篇、《齐语》一篇、《郑语》一篇、《晋语》九篇、《楚语》两篇、《吴语》一篇、《越语》二篇。《国语》以国分类,按各国的主要年代记言论事,各篇目之间并无割裂之感。一方面,它展示了春秋时期各国历史的横断面,是一部完整的史书,另一方面,它也为后世编史开创了先例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其经典地位,自汉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经学家为其作校释和注解,但很多注本都没有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最完备的注本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韦昭注本。学术界对《国语》韦昭注的关注几乎集中在某几个点,或是词义,或是语法,又或是修辞,而在训诂方面的综合成就不多。笔者试图用训诂的方法对《国语》韦昭注进行综合式研究。对《国语》韦昭注中的各个训释项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能更好地解读《国语》,更深刻地领略韦昭作品在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科价值。本文分三部分。前言简述选题价值以及前人对《国语》一书及注的研究情况。正文第一部主要研究《国语》韦注的注解条目。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即声训、形训、义训、标音和校勘。这部分内容体现了韦昭注疏功底深厚,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因其严谨的注释态度,才有得我们今天所见韦注本。第二部分阐释《国语》韦注中的语法和修辞。韦昭对词性、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部分修辞手法的分析虽不及现代汉语那样具有系统的理论,但仍反映出韦昭对汉语语法、修辞的深入思考。第三部分分析韦注中反映出的注释特点,从语言学角度考虑其特点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材料丰富、体例完备和方法精当;从史注体角度考虑,韦注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该作品不仅保存了大量前人对《国语》的注解内容,更吸取了前代优秀的注解理论。韦注不仅继承了前代的声训法、形训法、标音、疏解注文、揭示语法等,同时他融会贯通,把参证“内外传”这一理论运用其中,为后人训诂实践提供了参考。结束语从阅读价值、史学史料价值和语言学价值三方面对《国语》韦注进行评述。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追求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思想,而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绘画审美观念.作为外来的广告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
本文对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中无机离子的含量测定以及钙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中钙的含量,研究配伍对钙含量的影响,比较生甘草
目的论为整个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研究思路。该理论引入中国后也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然而由于其理论本身存在的不严谨性和在实践运用中的局限性也受到不少学者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途径,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隐喻是借助于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人类由远及近、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的认
基于诸多现实根源,家族信托应运而生。国内众多机构陆续启动,并大力拓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无疑将使信托业回归投资事务管理工具的本质,并有望成为信托业转型支点。作为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
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运转中枢及服务中枢,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直接影响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办公室的主要功能及加
一.困惑存现文学教学的过程原本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但在文学教学的课堂上,较多的却是生吞活剥式的解读作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
根据我国征管法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偷税行为,由税务机关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在税务执法实践中,具体适用该条文时,由于立法存在
目的通过对儿童基础代谢率与人体组成关系的研究,为临床基础代谢率的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对114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和人体组成(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测定,分析其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