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功能化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生物传感与肿瘤治疗应用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antoni198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硫化钼纳米片(MoS2 NS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光电性质、易于制备、水分散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MoS2 NSs常需要进行生物功能化连接多种生物分子以制备多功能复合纳米材料。常用的生物功能化MoS2 NSs的策略分为物理吸附和配位。然而MoS2 NSs基面原子的化学惰性限制了所连接生物分子的种类和连接效率,严重影响了MoS2 NSs复合材料的传感性能、治疗效果、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本论文紧紧围绕MoS2 NSs缺乏高效共价生物功能化策略的难题,利用聚多巴胺的高粘附力和高化学反应活性的特性,制备了聚多巴胺功能化MoS2 NSs,实现了MoS2 NSs高效的共价生物功能化,研究了MoS2 NSs复合材料在生物传感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聚多巴胺功能化MoS2 NSs的制备及其细胞内检测caspase-3活性原位检测细胞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活性对于研究细胞凋亡过程以及caspase-3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少简单高效的生物功能化方法,当前所构建的caspase-3生物传感器面临着稳定性差,响应信号弱、制备过程复杂等难题。聚多巴胺(PDA)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粘附特性和多种高化学反应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DA的功能化使得MoS2NSs共价连接生物分子的效率是配位策略的3.08倍,而且经过共价生物功能化制备的探针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MoS2 NSs经PDA功能化后,进一步共价连接多肽和聚乙二醇(PEG),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MoS2@PDA-PEG/Peptide,MPPP)实现了caspase-3活性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低至0.33 ng/m L,线性范围为2-360 ng/m L,传感性能远优于当前所报道的其他caspase-3荧光生物传感器。细胞实验表明MPPP探针可以高效穿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实现对凋亡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高灵敏高特异性荧光成像。2.聚多巴胺功能化MoS2 NSs用于体内furin活性检测的高灵敏高特异性荧光成像弗林蛋白酶(furi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如何实现原位、实时地监测体内furin活性变化对于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所构建的furin荧光生物传感器主要集中在细胞水平,依然缺少高灵敏高特异性荧光传感器用于体内成像furin活性在肿瘤部位的实时变化情况。MoS2 NSs经PDA包覆后,可以共价连接近红外荧光染料Cy7标记的furin底物肽和PEG,得到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近红外荧光探针MoS2@PDA-PEG/Peptide(MPPF)。体外研究结果表明MPPF传感器可实现furin活性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低至3.73×10-4 U/m L,线性范围为8.00×10-4-1.28×10-2U/m L,检测性能优于目前所报道的其他furin荧光生物传感器。MDA-MB-231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MPPF探针后,活体荧光成像结果表明MPPF探针大量富集在肿瘤组织,可以实现小鼠肿瘤部位furin活性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荧光成像。3.MoS2@PDA@Fe3+NSs用于线粒体靶向的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抗肿瘤治疗光热治疗(PTT)和化学动力学治疗(CDT)作为非侵入式的肿瘤治疗新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治疗研究。由于线粒体对高温和活性氧都很敏感,发展靶向线粒体的PTT-CDT联合抗肿瘤试剂具有低侵入性、高选择性、低副作用和低并发症等优点,有望使治疗效果最优化。我们通过微波技术一步法制备了PDA包覆的Fe3+负载的MoS2 NSs,再共价连接线粒体靶向分子三苯基溴化磷(TPP)和PEG,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的近红外二区吸收性能、优异的线粒体靶向能力的复合材料MoS2@PDA@Fe3+-PEG/TPP NSs(MPFPT NSs)。体外研究结果表明MPFPT NSs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和芬顿催化性能,且光热升温可以大大促进羟基自由基的产生。细胞实验表明MPFPT NSs可以高效地靶向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在1064nm激光照射下,MPFPT NSs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杀伤力。4T1荷瘤鼠尾静脉注射MPFPT NSs后,近红外二区的光声成像结果表明MPFPT NSs可在肿瘤部位有效富集。治疗16天后,肿瘤的抑制率高达90%,远远高于其他治疗组。以上结果表明MPFPT NSs的线粒体靶向能力可以显著提高PTT和CDT的联合抗肿瘤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的传染病传播、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病毒传播、社会网络中虚假新闻传播等诸多传播现象是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揭示网络结构对不同传播过程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了解这些传播现象背后的传播规律,进而控制传染病、计算机病毒和虚假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复杂网络上传染病传播和虚假新闻传播两大现实问题,围绕基于流行性和相似性的网络上的传染病传播、基于流行性和相似性的网络上的虚
铅(Pb)是重金属环境污染物之一,被世卫组织列入有毒和有害物质清单,是对公众健康影响最重的10种化学物质之一。环境中的Pb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由于矿石和金属加工制造,含Pb汽油和油漆的使用,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不合规的行为,均会造成环境中Pb的积累,进入水环境中的Pb会对鱼类健康造成威胁。肠道是鱼类主要摄取Pb的器官,肠道黏膜屏障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肠道屏障受损
学位
同时具有光热效应与组织修复能力的多功能生物材料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光热温度的测量也仅限于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无法准确测量材料所处位置的实际温度,更无法知晓材料在生物体内的降解等实际存在状态。因此,制备一种既具有温度监测,又具有组织再生生物活性的多功能光热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现有的光热材料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具有光热治疗、温度检测以及生物组织活性的多功能的Nd-C
锂硫电池以硫为正极活性物质,其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 m Ah/g,配合金属锂负极可以达到2600 Wh/kg的能量密度,而且硫在自然界中储量非常丰富,并具有环境友好和低毒等优点,因此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二次电池之一。然而在常规的基于有机电解液的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中间体会溶解在电解液中进而产生穿梭效应,造成活性物质的损失和金属锂的腐蚀,这也是导致电池低库伦效率和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网络流量分类是执行网络监测、资源管理和安全控制的必要技术手段,是通信网络领域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传统的网络流量分类技术在处理加密流量以及用户隐私方面存在局限性而逐渐被淘汰,基于流特征的分类方法正成为研究热点。根据流特征的不同提取方式,可进一步划分为统计特征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随着分类粒度变细统计特征方法因“特征工程”问题陷入困境;而深度学习方法则要求目标类固定且系统的训练过程庞杂,此外深度学习暂不
学位
学位
学位
建立了超声提取-分散液液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大气中7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丙酯(TPrP)、磷酸三异丁酯(TiBP)、磷酸三正丁酯(TnBP)、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IPP)、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甲苯酯(TCP))的方法.本实验采用单因素优化法结合BBD实验设计法对超声波提取以及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