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支持下,许多地方政府开始集中兴建大型保障性住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地价过高、城镇化已初具规模等原因,该类住区通常分布于郊区或城市边缘,住户难以享受城市已有基本公共服务。虽然住区内规划了一定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但由于建设进度、经营管理等问题而无法及时有效的投入使用,导致住区内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大型保障性住区的可持续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从大型保障性住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和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做国内外综述并加以评析,指出大型保障性住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研究较少,并确定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对大型保障性住区及其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概念内涵剖析,定义大型保障性住区为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各地政府主导集中建设,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可容纳一定数量的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包含多种类型保障性住房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大型居住社区。其基本公共服务包含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安全服务和其他服务。(3)简要阐述大型保障性住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Satisfaction Index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IBPS)相关概念,详细介绍国外经典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建立大型保障性住区SIBPS评价模型,包含6个结构变量、9个假设关系以及20个观测变量。(4)详细阐述模型的PLS计算方法和模型检验方法,建立了本文满意度评价的完整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处理、PLS方法选取、参数计算分析、结构模型与观测模型检验以及满意度计算结果分析。(5)以南京市花岗大型保障性住区为例,按照第四章所建立的评价流程,对本文第三章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和计算结果,对花岗大型保障性住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进行合理分析。(6)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住户对大型保障性住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主要受住户期望、感知硬件质量、感知软件质量的影响,但其是否为线性影响关系仍需进一步论证。此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等因素对住户满意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