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公园是在我国城市开发过程中,为解决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而产生的。随着人们对遗址价值的不断加深,遗址保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区别于其他公园,遗址公园具有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教育、自然环境保护的特殊职能。同时,这种集遗址保护、美化环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保护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因此在景观规划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遗址保护及表现、景观文化感知为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将其贯穿于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当中。本文结合朔州古城墙遗址公园实例分析,并通过对相关概念辨析、遗址资源评价、遗址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等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作为一种新兴的遗址保护形式,遗址公园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它将遗址保护与展示结合起来,并且是新型的公开对社会开放的遗址保护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保护模式,遗址公园对遗址本体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的展示更为丰富:既对有效保护下来的文物以及遗迹进行保护和展示,还将尚未发掘或已经发掘的遗址尽量完整的保存在公园范围内;此外,还提出了现场保存展示这一突破性的保护利用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以遗址及周围环境为保存和展示内容,使游人仿佛回到过去、身临其境、参与历史,对历史的认识更加直观、深刻和强烈。遗址公园的建造,特别是遗址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对遗址本体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解读,是对遗址本体的延续。通过研究发现,所有的规划建设都不能离开与人文性、历史文脉及地域性的结合,既要注重保护传统遗址环境的整体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又要保持新兴公园所应有的特色和活力。2、在遗址评价中提出通过遗址本体评价、遗址自然景观评价、遗址文化景观评价三个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资源评价。对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展示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3.针对朔州古城墙遗址公园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以朔州古城墙遗址公园古城墙为景观核心区和基本构架,东段朔州名人园区、南段战争展区、西段民俗园区、北段现代园林景观区为基质的空间景观结构。4.朔州古城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思路:朔州古城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主题营造,主要从园区的空间布局,景观建筑的构造,园区植物的配置等方面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