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芯光纤及其石墨烯被覆偏振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特种光纤--表面芯光纤,研究了这种光纤的一些光学特性;对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及器件应用做了简要研究与介绍,并基于两者优点设计了表面芯光纤石墨烯被覆偏振器件。理论研究了这种偏振器件的特性,并给出了优化处理;实验制备了器件样品,测试并与理论值对比。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利用有限元法,理论研究了表面芯光纤的模式特性、双折射特性和倏逝场特性,证实了表面芯光纤的优越性。当纤芯非常接近于包层内表面时,表面芯光纤具有一个非零的截止频率,其双折射最高可达到1×10-4,倏逝波的能量比可高达0.15%,具有非常强的倏逝场。  2)利用COMSOL物理仿真软件,理论仿真了表面芯光纤被覆石墨烯的偏振特性,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了TE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播,证明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了其偏振机理,TE/TM模式的衰减差;研究了其偏振特性随光纤参数、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  3)提出并研究了其偏振特性的优化方法,一种是涂覆一层聚合物薄膜,这里选用的是 PMMA;另一种是依据多层石墨烯的思想进行的周期性调制。主要研究了第一种方法,仿真分析了偏振器性能随光纤参数、聚合物薄膜厚度以及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当石墨烯长度为3mm,入射波长为1550nm,纤芯椭圆率为1/2,PMMA厚度为800nm时,获得消光比分别为25.1dB和26.0dB的TE-pass偏振和TM-pass偏振。  4)实验制备表面芯光纤被覆石墨烯偏振器样品,搭建测试系统,实验测试器件样品的偏振性能。表面芯光纤的椭圆率 e=1,PMMA厚度约为600±50nm,入射光为1550nm,石墨烯长度为6.5mm左右,得到3.5dB左右消光比的TE-pass偏振样品,理论值为3~5dB。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成里程数的逐年飞跃增加,交通量的快速增长,高速公路将面临道路养护维修和改、扩建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现状存
水动力是作用于船舶诸力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作用力,准确确定水动力是建立高精度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
车辆检测技术是ITS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车辆检测获取准确的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等交通参数是实施交通状况监控和进行交通管理的重要依据。传统的车辆检测器存在不易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与运行质量又是衡量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经历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之后
知识经济时代下,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不断研发新技术成为关键.近几年,政府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
本文基于光栅单色仪研制了一套可以准确测量材料光谱发射率的实验装置,并对常见的两种金属材料铝和铜的光谱发射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材料发射率的在诸多领域的重要应用,总结了发射率的测量方法,并对几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对发射率测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和发射率相关的基本热辐射理论,发射率定义的几种常见分类,并给出了每种发射率定义的数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