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添加剂对硝酸铵基础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典型添加剂对硝酸铵基础性能的影响,通过选用机械混合工艺及溶液混合工艺,将NaCl、KCl和NH4H2PO4作为添加剂与硝酸铵混合,制取改性硝酸铵,采用XRD实验、DSC热分析实验和爆速实验对改性硝酸铵的晶体变化、热稳定性及爆炸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添加剂及添加工艺对硝酸铵基础性能的影响作了探索。XRD试验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溶液混合制取的含NaCl、KCl和NH4H2PO4改性硝酸铵的晶格参数分别为a=4.928、b=5.438、c=5.732, a=7.677、b=5.821、c=7.140和a=4.928、b=5.438、c=5.732;机械混合制取的改性硝酸铵的晶格参数均为a=5.724、b=5.455和c=4.945,与纯硝酸铵的相同,说明溶液混合工艺对硝酸铵晶体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在DSC试验中,溶液混合工艺制得的样品,NaCl和KC1含量为10%时,起始反应温度分别从AN的202.31℃提高到225.30℃和210.59V,NH4H2PO4含量为20%时提高到236.89℃;机械混合工艺制得的样品,NaCl和KCl含量为10%时,‘提高到215.30℃和208.24℃, NH4H2PO4含量为20%时提高到228.84℃,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提高了硝酸铵的热稳定性,溶液混合工艺对提高硝酸铵的热稳定性效果更好。在爆速实验中,溶液混合工艺制得的样品,NaCl和KCl含量为5%时,爆速为2004m/s和1860m/s,含量为10%时,为1735m/s和1614m/s, NH4H2PO4含量为5%、10%、15%和20%时,爆速分别为1889m/s、2006m/s、2012m/s和1695m/s;机械混合工艺制得的样品,NaCl和KCl含量为10%时爆速为1591m/s和1425m/s, NH4H2PO4含量为15%和20%的爆速分别为1256m/s和1188m/s,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含量及添加工艺对硝酸铵的爆速有着不同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作为工业废物的接纳点,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可以快速灵敏地测定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但对种
层内爆炸技术是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的关键技术。本文根据层内爆炸压裂的特点,总结出爆炸用液体炸药的理化性能、安全性能和爆轰性能的需求;同时系统研究了高氯酸脲系列和硝基甲
酶是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酶催化反应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具有催化活性高和选择性好(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等优点。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或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盐。相比传统分子有机溶剂,低蒸汽压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酶促反应介质具有绿色特征,且介质物理化学性质易于调控。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酶催化反应是当下研究热点。然而,在亲水离子液体介质中,酶虽能以单分子水平分散,但
  成年反刍动物对棉粕中棉酚的耐受力强于单胃动物,主要是由于成年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可以利用棉酚作为碳源,从而降低棉酚对宿主动物的毒害,实验室从瘤胃中筛选得到一株
会议
该论文研究煤系高岭土的酸处理改性和层柱化过程.首先应用酸碱洗涤、离子交换等方法对煤系高岭土原土进行了预处理,对各种酸处理的条件对性能如比表面积、堆密度和热稳定性的
本论文以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高密度发酵获得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source Collagen, RHSC)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并与壳聚糖复合,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维多孔状海绵支架。选择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PA)作为交联剂,以期提高支架的各方面特性。1.通过分离纯化获得的R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实验对筛选自印度洋海底沉积物的60株链霉菌以及NCBI上下载的与Streptomyces pratensis 16S rRNA基因相似性在99%以上的5株生效发表链霉菌,共65株为实验对象进行MLSA分
会议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极——二维点阵电极和一种陡峭提升和陡峭下降的特殊电场.点阵电极与特殊电场的联合运用,就得到一种陡峭提升和下降的点阵分布的特殊电场.自行设计组装
  海洋动物共附微生物可分泌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探讨海胆共附菌DNC2蛋白的性质及其生物活性,应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截留管对其进行分离,SDS-PAGE电泳检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