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PDA、普通手机、智能手机等多样化便捷式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移动技术被应用于教育,移动学习得到不断发展。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社会交互性、情境敏感性等特性,能够发挥和延伸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能够满足成人学习者继续学习的需求,是推动终身教育观发展的新模式。学习者是否从心理上接受移动学习成为移动学习能否发挥优势与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对远程学习者接受与使用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国内外的文献调查,发现首先,学者们对于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研究还较少;其次,在研究移动学习用户接受时,主要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较少使用更具说服力的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再者,用户接受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方法指导。  本研究以用户接受理论及解释力更强的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模型为指导,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新增感知成本、感知娱乐性两个个因素,首先提出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核心变量;然后,结合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通过两轮德尔菲,确定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核心变量,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成本、感知娱乐性及行为意愿,以及核心变量的测试题目;接着,提出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假设。再者,根据德尔菲调查结果,设计形成调查研究的操作化量表,并实施试测,对试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等,修订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量表;随后,通过正式问卷调查,以某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某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到236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人口学统计描述、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对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内在机制进行检验,探究影响移动移动学习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决定性因素。最后,以某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作为个案进行分析,验证移动学习用户接受内在机制的准确性,从而完成对移动学习用户接受的研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来源于UTAUT模型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以及新增变量感知成本、感知娱乐性是移动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既验证了Venkatesh等人的研究结论,也扩展了UTAUT模型。  第二,远程学习者感知的移动学习的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娱乐性越高,其进行移动学习的行为意愿越强;感知的移动学习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少、成本越低,其进行移动学习的行为意愿越强。  第三,将各变量对行为意愿的总效应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分别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娱乐性、社会影响、感知成本。
其他文献
前几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反刍式”教学研讨活动,反思了几位老师的课,课堂气氛相比以前改变最为明显。想起以往听课、评课,许多专家、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学生举手发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当前,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两级分化”、“师生沟通
重点大学中低社会阶层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的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只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外在表现。社会分层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否发生在人生早期阶段,发
该文立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背景,试图阐明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并结合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对教育借鉴的文化价值观作出初步探讨,揭示文化的涵化与教育选择之间的联系,从而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学习的专业必须课程之一有健美操成,健美操课程开展的好坏,会对体育院系
电视节目制作时需要进行音频处理,而一般特技机(如WJ-MX50)最多只能输出两路相同的被选音频信号,且不能进行左、右声道混合,这给制作国际声带来了困难,也不能实现两路输入信号分别同时输出
该文指出了中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被动学习现象,分析了其成因及危害,并根据时代状况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提出教育应动学习者,因为唯有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方能成长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