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孝祥词意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湖词》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现存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美学价值。自南宋以来,对张孝祥词的研究就相对较少,研究角度也多从其几篇脍炙人口的词作入手,或分析其爱国情感和人格追求,或阐释其潇洒出尘的文人风格,或考证其行藏出处和交友情况,或比较其词与苏、辛词之间的联系和所起的过渡作用等等。以美学角度入手对其现存所有词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的研究极少。现以美学理论中的意象理论作为切入点,将张孝祥的所存词作进行以下四部分的研究,以求对张孝祥词的美学价值进行探寻和分析,特别对其词中意象和意象组合进行梳理总结,并得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同时探索词与美学特别是与意象之间的理论联系,并分析张孝祥词意象的产生、建构和选择与个人、地理、时代等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前言,对“意象”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的理论发展现状以及其与词学的结合、在词的审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二部分对张孝祥及其词的具体情况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等进行了概述。对张孝祥的词意象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出其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并分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类进行逐个分析,主要阐释各重要意象所寄托的情感内涵和所表现的美学意蕴。第三部分分析张孝祥词意象的内部组合,通过词作中各意象间的组合关系,阐释常见的五种组合形式以及它们各自所体现的美学效果。第四部分分析张孝祥词意象的外部建构。首先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角度分析“意”、“物”与意象外部建构的关系,其次从具体因素出发进行分析,这其中又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张孝祥和苏轼二人及其二人词意象共通之处的比较,阐释意象建构与个人因素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张孝祥和入湘词人及他们词意象共通之处的比较,阐释意象建构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张孝祥和南宋初期词人及他们词意象共通之处的比较,阐释意象建构与时代因素的关系。通过运用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将张孝祥现存所有词作进行整体的、详细的分析与综合,重点将词学理论与美学理论特别是我国的古典美学理论进行联系和交叉,探索出其词美学方面特别是意象和意象组合方面的特征和价值,同时运用文化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各类资料和研究方法,为张孝祥词意象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新的视野。由此产生的研究成果将会对张孝祥词本体以及其词的美学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对意象理论在词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对意象的共通之处在词人美学风格的比较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并展示合理利用其它学科特别是文化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对文学研究的帮助的有效性和巨大功用。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牛场三位一体技术综合应用情况,牛场通过应用信息管理软件收集生产数据真实记录问题,DHI测定分析及时发现问题,TMR饲喂有效解决问题。奶牛三位一体技术的集成推广
文章指出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后,冒领养老金现象不断增加,且有屡禁不止之势,文章根据养老金被冒领的原提出了防止冒领养老金的具体措施。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同时城乡差距也有了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因此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
目前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海南香蕉产业市场结构及其所导致的单个香蕉生产经营者被动的价格接受行为,使海南香蕉产业的市场绩效总体并不高。一方面,海南香蕉产业呈现的小规模分散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对于保障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对生态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富强。而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
杭州市是我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伴随着杭州经济的起飞,杭州市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杭州市定居,杭州市的土地价格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杭州城市化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三化”协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专业村作为农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三化”协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关注专业村的时空
本文以湖北省"十二五"环境规划的水环境保护指标为主要依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污染排放强度、水质改善效果、水资源利用和污染减排效率三个维度出发,建立湖北
田野调查是典型的质化研究方法,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应用广泛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在传播学研究领域,田野调查方法虽应用时日不多,但其巨大活力已然显现。本文既是将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