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室的理论、设计和测试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zx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响室电磁兼容测试技术是电磁测试技术思想方法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以往基于电磁场的电磁测试技术都是在‘均匀平面波’的概念下进行定标和测量,而混响室却是在统计均匀的概念下进行定标测量,因此混响室测试技术有许多独到的优点。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混响室的理论、类型、设计、验证和测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文介绍了混响室研究现状、发展历史和几种常用的EMC测试环境,对比国外的混响室研究成果和现状,重点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举例说明了这些成果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论述了混响室的电磁场理论、混响室平面波统计理论和混响室射线理论。之前的混响室电磁理论主要停留在模数的计算等方面上,还没有人推导出混响室内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混响室的理解和掌握。作者用本征函数迭加的方法推导有源矩形谐振腔内的三维电磁场分布公式,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必将对今后混响室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成果。本文另一主要的创新成果是作者仔细分析了混响室工作的物理过程和电磁工作机理,第一次将EMC混响室电磁工作状态按模式状况系统地进行了分类,即按不同的工作情况划分成五种工作模态,指明混响室不同工作模态的物理特征和意义。这对于正确建立混响室电磁结构模型有着重要意义,为今后混响室研究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第四章分析了各类混响室的特点,第一次提出了对称模和反对称模发射的概念,并且从数学上证明了采用对称模和反对称模电磁发射可以很好地改善混响室内电磁场均匀性,特别是工作频率较低情况下电磁场均匀性。探讨了对称模和反对称模电磁发射的实现方法,用计算机对对称模、反对称模发射进行模拟,并用对称发射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收到很好的实验结果,为源搅拌混响室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五章混响室电磁性能测试和第六章混响室电磁兼容测试则主要参照混响室标准IEC61000-4-21[1]进行研究。由于标准是针对机械搅拌混响室制定的,因此本文在测试步骤中增加了对源搅拌混响室所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第七章混响室的设计是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结果后,探讨了混响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其他文献
在油井建设和生产作业中,钻井深度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本文通过对随钻头或其它机械结构入井的钢丝长度的计量,来完成这一参数的测量。 Drilling depth is one of the mos
现阶段,城市的供水调度系统主要以供水生产的数据采集相应监控系统作为重要模式,但是供水生产数据采集并不齐全,难以对供水生产信息完成有效整理,对此应该开发和研制一套相对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H2O2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
古代西域绿洲,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交汇的要冲,各民族文化在生成过程中表现出其特有的规律性特点,这些规律性特点对于我们今天重建新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于
山东自古以来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经济发展,文化独具魅力。唐代作为封建社会的“盛世”,该时期的山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就更具意义。本文力图通过不同群体在诗文中对山东各
以2133名全国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现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具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