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户应用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现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棉区—衡水、邢台、沧州、邯郸地区植棉农户两年的问卷调查,对河北省农户应用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影响因素、现状及其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对河北省农户应用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现状和效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为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 目前,在生产条件不好的地区还有农户采用非抗虫棉品种的主要原因有当地害虫的危害程度相对不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特别是不能进行灌溉,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上面临的风险较大。在目前同时采用转Bt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
其他文献
试验于 2003 年至 2005 年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农场进行。研究了氮肥对弱筋小麦新品种皖麦 48 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主要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两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氮肥对弱筋小麦皖麦 48 品质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氮素供应对弱筋小麦(皖麦 48)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氮素供应对弱筋小麦皖麦 48 光合生理特性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群体茎蘖数随施氮量的
目前,我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一半,每年大概需制种15万公顷。然而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成本高成为制约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杂交稻制种中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