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离子对肺炎链球菌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致病性微生物而言,锰离子是其生存和感染的必须微量元素,然而宿主环境中的锰离子是非常微量的,仅从几个纳摩尔到几十微摩尔,因此,致病菌必须保证自己能从宿主环境中摄入足量的锰。肺炎链球茵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在人群当中引发多种疾病,如肺炎、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根据已有的报道,肺炎链球菌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ABC锰转运蛋白系统PsaABC。其中,PsaA是位于细胞膜外的金属结合受体,这个蛋白的缺失对细菌的毒力、生长等有较大的影响。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了解锰离子缺失对肺炎链球
其他文献
偏高岭土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人工火山灰材料,可以在碱激发的条件下发生火山灰反应。将偏高岭土作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中,可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偏高岭土掺入混凝土时,对混凝土体系体积稳定性和孔结构影响。以掺入偏高岭土、硫酸钙、粉煤灰的混凝土材料为研究体系;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混凝土收缩率测试和混压汞测试法;主要测试的性能指标包括混凝土的收缩率和孔结构。研究结果表
学位
聚醚型聚羧酸超塑化剂又可称为聚醚型超塑化剂,与传统聚酯型聚羧酸超塑化剂相比,具有可以通过一步法直接聚合、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热点。本论文首先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丙烯酸(AA)以及马来酸酐(MA)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合成聚醚型超塑化剂(A-A)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通过分子设计的思路,分别用木质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接枝改性聚醚型超塑化剂,得到
学位
将纤维掺入到混凝土中能够提高其抗拉强度,通过限制硬化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和硬化后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共同受力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即纤维混凝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是钢纤维混凝土和合成纤维混凝土传统的合成短纤维是一种单丝纤维,属于外掺料型短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基体中原有收缩裂缝的扩展并延缓新裂缝的出现,提高基体的变形能力。随着合成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纤维品种的多样化以及合成纤维质量的提高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国身份日益彰显,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格局下虽然和平发展是主题,然而其他国家局部地区的小规模点火冲突还是不时的发生,为了保障广大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对建筑结构的抗冲击设防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钢筋混凝上依然是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因此开展混凝土结构在高速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响应问题研究,更好的认识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
学位
在细观层次上,通常将混凝土看成由砂浆、骨料和两者之间的界面区组成的三相非均质复合材料。砂浆-骨料界面与水泥浆体本体相比,一般孔隙率较大、密度较小而且强度较低,因此往往被看作是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混凝土中砂浆-骨料界面的力学性能,对荷载或环境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宏观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另外,砂浆-骨料界面的本构关系模型也是进行混凝土结构细观力学分析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细观层次上对混凝土
学位
种衣剂是一种新型农作物种子处理剂,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玉米种衣剂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是克百威等高毒农药,虽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人、畜安全隐患极大,高效低毒药剂的应用,进而取代种衣剂中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将是现代玉米种衣剂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探索锐胜种衣剂在吉林省春季低温条件下应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此项研究,以便为锐胜种衣剂在玉米田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本试验共选
学位
研究目的:比较不同程度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FN-γ、IL-4的表达及血清B7-H3水平,探讨IFN-γ参与的细胞免疫及IL-4参与的体液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5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1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再分为高脂饮食组(3周组;10只),轻度动脉硬化组(4周组;13只),明显动脉硬化组(5周组;1
学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SAU)是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菌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卫生部全国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 , MRSA)的比率
学位
目的:研究烧伤病人住院期间创面病原菌更替和不同标本培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1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解放军烧伤中心住院治疗的烧伤病人创面、痰液、导管、血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和药敏培养结果,对创面菌种分布和更替情况、耐药率变化以及不同标本培养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创面培养的病原菌6721株,其中G+菌4033株(59.9%),G-菌2567株(38.2
学位
[目的]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中自建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临床血培养样本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1)用临床常见病原菌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方法扩增碱液加热裂解法、溶菌酶法和商品DNA提取液法提取的病原菌特异性靶基因片段,以比较三种病原菌DNA提取方法,探讨病原菌DNA提取的适合方法。(2)用实验室自建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扩增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