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生产全降解农用地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70年代末期从日本引进日本地膜覆盖技术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水份和营养物质流失,而且能防止杂草生长,促进作物早熟增产。但是,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地膜,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地膜不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碎片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近年来有关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光降解地膜、淀粉添加型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以及植物纤维地膜。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蔗渣浆粕的制备工艺和地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甘蔗渣浆粕制备工艺的研究重点在于确定最佳预水解条件;研究地膜的生产工艺流程重点在于确定制备粘胶和成膜的最佳条件,并研究了生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化学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预水解条件为:液比 1∶6、温度 130℃、升温时间 60分钟,保温时间 90分钟、水解酸浓 0.06%(HCI计);制备粘胶的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用量45%、二硫化碳用量35%、溶解用水量1∶12~1∶13、磺化真空度0.06~0.08MPa;成膜的最佳工艺为:凝固浴H2SO4 浓度181g/1、脱硫浴Na0H浓度 10%,甘油用量为 8%。 同时,本论文还探讨了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机理、纤维素溶解及其再生机理和增塑剂塑化机理。 通过对地膜降解性能的研究可以发现,地膜埋于土壤中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地膜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受破坏程度逐渐增大,以致碎裂为小块残膜,最终消失于土壤中。 本论文所研制的地膜具有较高的干、湿强度和透明度,并可达到完全降解的目的,适应环保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对洋葱状碳缺陷位吸附水分子的1H化学位移进行测试,并比较块状水和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吸附水的化学位移。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绝缘体的1H共振位置与块状水接
<正>月经周期延迟1周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行后期"、"经迟"等[1]。笔者老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辨证属肾
期刊
随着经济的增长,其经济现象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然而,法律法规已不能规范和描述所有经济活动发生的内涵实质,所以,为了满足经济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的统一性,企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消费负担较重,农村教育消费质量不高,农村教育消费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农村教育消费意识尚存在一些盲点和误区,这是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我国
文章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的特征和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认为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企业,要打造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应当采取的基本途径包含确定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规
大量实测资料分析表明,黄河流域主要的产沙区间为河口镇至潼关区间,黄河支流按入黄沙量大小排序为渭河、无定河、窟野河、北洛河、祖厉河、皇甫川、延河、清涧河、洮河、汾河
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寻求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已成为目前国际科技发展的方向。通过"十一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每年污泥
结合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甲醇厂和醋酸厂的生产实际,通过对两厂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展示了组织层面碳盘查的过程,介绍了两厂GHG直接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对碳
<正>疑问:贝多芬不会写出如此比例失调的回旋曲式吧?2006年秋天,我应邀为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个音乐理论研修班讲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课程,有一次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