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T2DMA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MP-9增加可引发血管基底膜Ⅳ型胶原的过度降解,是AS的始动因素,亦可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而引发急性大血管事件。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T2DM患者颈AS的关系。 方法: 选择9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2DM诊断符合WHO1999年DM的诊断和分型标准。根据颈AS划分标准将选取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DMⅠ组)32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DMⅡ组)31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DMⅢ组)30例。并从同期我院医务人员及常规体检人群中选择健康个体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T2DM患者IMT、斑块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mmol/L)×FINS(mU/L)/22.5。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9。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4.0软件处理。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参数间相关性进行分析。MMP-9及其他各研究因素参与T2DM颈AS的危险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各组的年龄、性别、种族、BMI、WHR、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与NC组相比,DM三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HbA1C、FINS、HOMA-I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DMⅡ组及DMⅢ组FINS、HOMA-IR、TC明显高于DMⅠ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DMⅠ组(P<0.05)。 2.DMⅠ组血清MMP-9的水平为(550.26±269.28)ng/ml,显著高于NC组(359.70±215.62)ng/ml(P<0.05);DMⅡ组和DMⅢ组患者的MMP-9水平更高,分别为(712.15±340.47)ng/ml、(889.08±247.80)ng/ml,明显高于NC组和DMⅠ组(P<0.05)。DMⅢ组又明显高于DMⅡ组(P<0.05)。血清MMP-9与BMI、WHR、SBP、FPG、HbA1c、FINS、HOMA-IR、TG、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3.IMT与MMP-9、SBP、DBP、FPG、HbA1c、FINS、HOMA-IR、TG、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以有无颈AS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TC是T2DM颈AS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 结论: 1.血清MMP-9升高、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颈AS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2.血清MMP-9是T2DM颈AS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清MMP-9水平是T2DM大血管病变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血清MMP-9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认识DMAS、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从而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
目的:观察不同蓝光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D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复制衰老过程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beta-galacto
背景: 缺血预处理是目前公认的最强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但其确切机制尚未清楚,在临床应用中亦存在诸多不便,且会造成新的损伤。人们在缺血预处理研究基础之上,尝试利用药物模
目的:分析DMD、BMD患者肌纤维膜上肌聚糖蛋白(sarcoglycans,SGs)的表达特点,探讨dystrophin与SG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蛋白质水平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探讨临床、病理病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