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质膜构成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和细胞内外环境交流的界面,镶嵌或连接于其中的蛋白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蛋白质参与细胞—细胞或细胞—细胞外基质的识别、粘附、连接和通讯,信号的接受和跨膜传导,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等,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病变等。细胞质膜蛋白占到已知药物靶标的70%,因此,细胞质膜已经成为广泛的药物设计的靶标,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16-24周孕龄人胎肝处于关键的造血调控和发育分化时期,分析人胎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有助于对人胎肝的这些生理活动的认识。我们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了人胎肝细胞质膜,细胞质膜标志酶—5’单核苷酸酶特异酶活测定显示其富集度达到16倍。用SDS-PAGE-RPLC-ESI-MS/MS和“shotgun”(蛋白三重裂解—SCX—RPLC-ESI—Q-TOF-MS)两条技术路线,我们从人胎肝细胞膜和碱处理细胞膜中鉴定了总共532个非冗余蛋白质,另有82个蛋白group。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人类组织细胞质膜表达谱。在人胎肝细胞质膜蛋白质表达谱中,已知明确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126个,占鉴定蛋白总数的24.5%。跨膜蛋白162个,占30.5%,未知蛋白41个。126个细胞质膜蛋白基本覆盖了细胞质膜上所有的功能模块,其中转运体、膜骨架、信号转导、受体、细胞连接、细胞粘附和代谢酶类蛋白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8、15、14、11、10、9和6%。这与人胎肝细胞质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另外,在人胎肝细胞质膜上鉴定了一些已报道在细胞质膜上有定位但常见于其它亚细胞结构的蛋白,如细胞质蛋白HSP27和HSP70;内质网蛋白GRP和PDI;线粒体蛋白VDAC-1、HSP60和ATP合成酶;细胞核蛋白Lasp-1,hRNP和组蛋白。这些蛋白质可能参与新的细胞质膜上的生理活动。 鉴于在提取人胎肝细胞质膜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它内膜系统的污染,对于鉴定的非已知细胞质膜蛋白,我们不能确定是发生真正的定位变化而存在于细胞质膜还是其它亚细胞结构的污染。正常人红细胞只由胞浆和细胞膜构成,因而红细胞膜不会有其它亚细胞结构的污染。所以我们选用正常人红细胞膜作为模式细胞膜进一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分析。通过与研究人胎肝细胞质膜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