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跟踪审计评价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理念后,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得到了发展与完善,扶贫工作效果显著。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为了保障精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审计署提出对扶贫政策实施跟踪审计,重点审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扶贫项目实施以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但我国跟踪审计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政策执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评价体系,不利于开展跟踪审计评价工作。因此,对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扶贫政策执行、跟踪审计、政策执行跟踪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其次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述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对跟踪审计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然后对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精准扶贫政策跟审计评价模式缺乏规范性。基于这些现状,依托免疫系统理论设计一套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流程,以考夫曼的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构建跟踪审计评价标准,以“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精准性、安全性、效率性”为审计评价维度,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构建的评价体系为标准,对XX县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跟踪审计评价。为了更好的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本文从三面提出有效建议:首先改善跟踪审计评价环境,提高审计评价过程的规范性;其次从政策执行主体和审计机关两方面出发,构建跟踪审计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旨在提高审计评价结果的说服力;最后搭建以社会公众为代表的外部监管平台,对审计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构建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跟踪审计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国家审计评价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审计机关客观、公正地评价扶贫政策,提出有效的审计评价意见,为政策执行主体进行政策执行纠偏与考核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我国幼儿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DS80C410的串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首先给出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和分站系统结构,主要描述了串口与以太网协议的相互转换原理,最后给出了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现状来看,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居
针对高分辨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斜视角空变引起的多普勒参数空变进而导致的成像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新的多普勒参数空变解析式并给出改进
在干扰剪切流(Interacting Shear Flow,ISF)理论的基础上,提出ISF稳定性理论并把它用于改进高雷诺(Re)数流动计算方法。(1)高Re数内外绕流的RANS计算及工业标准PNS计算中,流
目前砂质辫状河隔夹层的研究多依靠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而渤海LD2X油田厚层砂质辫状河储层仅有6口探井及品质较差的地震资料,隔夹层展布特征研究难度较大。为解决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