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句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10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和“的”都是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由“是”和“的”组成的“是……的”结构无论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句式。“是”和“的”的词性以及“是……的”句在具体使用中均较为复杂,且“是……的”句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句式,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引起留学生理解上的偏误。据统计,在学过“是……的”句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会运用,而在这些会用的学生中有60%的会经常运用错误。可见留学生对“是……的”句的掌握存在问题。从语义、语法等方面对“是……的”句进行本体研究,可以为“是……的”句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对“是……的”句进行偏误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提供帮助。因此,“是……的”句研究这一选题具有理论及实践双重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是……的”句文献的综述及对综述的思考,定位了“是……的”句的概念及研究范围,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二、“是……的”句的历时共时研究本部分从历时角度展示了“是”、“的”、“是……的”句的演变过程;从“是……的”句的分类、否定形式的不对称、“是”与“的”的省略、“的”的位置、“的”与“了”的辨析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是……的”句。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是……的”句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是……的”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帮助。三、书面语料中“是……的”句的偏误分析本部分以中介语理论及偏误理论为依据,对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是……的”句进行偏误分析。语料中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位等四大类,本部分对留学生偏误情况详细阐述,对偏误原因从语际影响、语内影响和语释误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四、对外汉语教材中“是……的”句分析及对教材编写的建议本部分现有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分析,以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研究为基础,对教材编写从语法项出现的顺序,语法项的解释及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对常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了分型,定义了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形式相对渗透率曲线。对70条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分析发现,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一致的特征:在半对数坐标系中
目的探讨牙釉质上皮型颅咽管瘤(CP)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检测体外培养CP细胞的生长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病理证实为牙釉质上皮型CP的新鲜组织标本13例,采用显微镜下组织修
南疆荒漠绿洲光热资源充足,但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连续5年对香梨园进行了覆草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覆草能显著提高香梨产量和品质,5年间年均增产幅度为15.2%~65.
高校体育教学应在中学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应强化身体素质练习,按学生兴趣开设科目,提高教师素质,增加场馆设施。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现代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有机整合各部门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处理来自客户、制造商与供应商的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举世瞩目,从“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稳定发展,人均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社会中产阶层比例扩大,消费群体越发需要精神需求的满足。传统大众消费目的在于追求产品使
<正> 萨满教是国际性的原始多神教。满洲族信奉萨满教。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之关系网络中探讨满洲萨满教的历史演变、祭祀特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已成为当今文化形态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从视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视觉文化以语言无法取代的优势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并通过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迫切需要能够整合员工、生产状况等经营信息的工具,以提高自己的经营实力.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兴起的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有效思想和工具,并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