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锌矿结构ZnO是一种宽禁带(室温下3.37eV)的Ⅱ-Ⅵ族氧化物半导体,它具有低介电常数、大光电耦合系数、高化学稳定性、高的激子结合能(60meV)及优良的光学、电学及压电特性等,因此ZnO在许多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紫外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表面声波器件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ZnO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主要集中于ZnO材料的实验制备,功能设计和电子结构的理论工作。近年来,ZnO基稀释磁性半导体激发人们的研究热情。本文主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纯ZnO、3d族过渡金属、3d族过渡金属与氮共掺杂ZnO体系和碳掺杂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光学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依据实验参数,建立了纯净纤锌矿型ZnO结构模型,计算出纯净纤锌矿型ZnO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通过对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ZnO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且是共价键与离子键共存的化合物, Zn-3d与O-2p电子有着一定的轨道杂化;为克服密度泛函理论在计算带隙偏小的问题,采用“剪刀”算符工具对带隙修正后计算的光学特性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并利用半导体带间跃迁理论、电子结构定性分析ZnO各光学性质的成因。(2)计算了过渡族金属(Mn、Fe、Co、Cu)和氮共掺杂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和光学性质,分析了杂质离子与阴离子间电荷转移情况。计算表明Mn、Fe、Co与N共掺杂ZnO的光学性质与Mn、Fe、Co单掺杂相近,但过渡族金属与N共掺杂有利于获得p型ZnO。(3)研究C在两种不同掺杂情况下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表明:C原子替代O原子和C原子替代Zn原子的两种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是C原子的电子分布及对周围原子的影响不同所致;碳掺杂ZnO光学性质的变化集中在低能量区,而高能量区的光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结合电子结构定性解释了光学性质的变化。
其他文献
决策失误是民营企业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行为财务学的研究,企业经营者在决策过程常常存在各种认知或行为偏差,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后悔规避、锚定和调整及羊群行为等
随着移动通信以及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UWB(Ultra-Wideband)无线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适应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其关键射频器件超宽带滤波器不仅应用于定位、探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技术是制约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回顾了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技术近年来的进展,分析了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光纤光栅传感
本文依据谐波检测理论,在对谐波检测实现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高精度和高速度为目标,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谐波检测系统。文中阐述了电力系统谐波的来源、特点、分类和
时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又不可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不确定在用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出现。因此,带有时滞和不确定的系统的滤波问题一直受到控制理论研究者的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Fiber Bragg Grating)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灵敏度高和小巧等特点,已成为光纤传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FBG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复合材料和混
白光LED具有发光强度大、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光源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良好的驱动是不可或缺的。白光LED驱动芯片已成为目前电源管理
传统的电子元件,比如二极管和三极管,它们的信息载体都是电子电荷,电子的自旋没有被利用。近些年来,半导体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研究表明,稀磁半导体(DMS)能够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
玻璃基离子交换光波导器件以其低损耗、与单模光纤良好的匹配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在集成光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实用性及商用价值,在光通信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四分支
硬件电路中片上系统SoC(Systcm on Chip)的设计主要采用基于IP核的配置并执行方法。由于IP核的多样性及其可优化参数的矛盾性,使得SoC的设计空间极其复杂。能否在庞大的SoC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