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氢枞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香是多种树脂酸和少量脂肪酸、中性物质的混合物,其中树脂酸是主要成分,约占其总量的90%以上。松香是我国重要林产资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松香的深加工产品不仅可以用于造纸、油漆、肥皂、油墨等传统工业领域,还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脱氢枞胺是一种具有三环菲结构的松香改性产品,它也是歧化松香胺的主要成分。将脱氢枞胺与(取代)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一系列酰胺类衍生物,并在其B环和C环上通过氧化、硝化、成肟、还原等方法引入羰基、硝基、肟基及羟基等官能团。对脱氢枞胺的氨基进行改造,引入了羧甲基。用IR、1H NMR、13C NMR、MS及HRMS等对所合成的新型脱氢枞胺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脱氢枞胺衍生物进行了抗癌、雄激素受体(AR)结合活性、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激动活性、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Cdc25B抑制活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抑制活性、抗菌活性的测试,并对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了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包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抗癌活性测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归纳,现得到如下结论:(1)以歧化松香胺为原料,与对甲苯磺酸反应,采用成盐法提纯制备了脱氢枞胺,产率为63.7%。脱氢枞胺与(取代)苯甲酰氯的反应,合成了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及其类似物(2a2d),产率为68.472.8%。(2)采用硝酸铜-乙酸酐体系对脱氢枞胺衍生物的C环进行硝化,在12位引入硝基,得到N-苯甲酰基-12-硝基脱氢枞胺及其类似物(3a3d),产率为69.674.8%。相对于传统的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体系,本实验中使用硝酸铜-乙酸酐体系进行硝化,具有反应较为缓和、选择性好等特点。(3)利用100200目的粗孔硅胶作载体,负载三氧化铬制备了一种CrO3/SiO2固载氧化试剂,研究了CrO3/SiO2对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2a)定向氧化制备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a)的反应,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量、反应温度、负载量及氧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负载量为2.0mmol/g的CrO3/SiO2固载氧化剂,氧化剂用量为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及其类似物(2a2d,3a)的2倍摩尔量,以50mL环己烷为溶剂,回流温度下搅拌反应8h,对2.57mmol的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及其类似物(2a2d,3a)进行氧化,可在B环的7号位引入羰基,得到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及其类似物(4a4e),产率为53.060.2%。相对于传统的CrO3/CH3COOH液相体系,使用CrO3/SiO2固载氧化试剂的产物后处理过程更为简单快捷。CrO3/SiO2固载氧化试剂的制备及产物分离提纯过程均不产生铬废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4)使用盐酸羟胺将脱氢枞胺衍生物B环7号位羰基成肟,得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肟及其类似物(5a5d),产率为80.685.3%;使用硼氢化钠将B环7号位羰基还原成羟基,得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醇(6a)和N-(2-氯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醇(6c),产率分别为84.3%和83.2%。(5)以脱氢枞胺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N,N-二羧甲基脱氢枞胺(7)和N-羧甲基脱氢枞胺(钾盐)(8),产率分别为58.3%和53.0%,反应体系pH值的调节为本实验的关键。(6)采用MTT法测试了脱氢枞胺衍生物(2a、2c、2d、3a、3c、3d、4a、4c和4d)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和卵巢癌细胞Hey-1B的抗癌活性,化合物对PC-3的IC50为5.784.9μg/mL,对Hey-1B的IC50为11.3129.8μg/mL。通过对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脱氢枞胺衍生物B环的7号位和C环的12号位可能是十分重要的活性位点,对抗癌活性的影响较大。在B环的7号位引入羰基或在C环的12号位引入硝基,可增加部分化合物对PC-3和Hey-1B的抗癌活性。例如,B环7号位含有羰基的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卵巢癌细胞株Hey-1B的IC50只有其母体化合物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2a)的9.1%和26.0%;C环12号位含有硝基的N-苯甲酰基-12-硝基脱氢枞胺(3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卵巢癌细胞株Hey-1B的IC50只有其母体化合物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2a)的13.1%和18.3%。(7)采用MTT法测试了部分脱氢枞胺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结果表明,N-(4-硝基苯甲酰基)-12-硝基脱氢枞胺(3d)和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好的杀伤活性,而对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较小。(8)采用体外配体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脱氢枞胺衍生物的雄激素受体(AR)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0μmol/L时,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a)与AR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IC50为83.8nmol/L。(9)采用钙流筛选方法测试了化合物的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激动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μmol/L时,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肟(5a)在α1A肾上腺素受体上约有25%的拮抗作用;N-(2-氯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c)、N-(4-硝基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d)、N-苯甲酰基-12-硝基脱氢枞胺-7-酮的合成(4e)在α1A肾上腺素受体上约有4550%的拮抗作用。(10)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研究化合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10-4mol/L时,所有测试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KDR抑制活性,抑制率38.2799.34%。其中,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a)、N-(4-硝基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d)、脱氢枞胺(3,4-二羟基)水杨醛Schiff碱(LIN110)、N-(2-羟基)-苄基-脱氢枞胺盐酸盐(LIN402)、N(-5-硝基-2-羟基)-苄基-脱氢枞胺盐酸盐(LIN404)、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4-羟基)苯甲醛Schiff碱(LIN609)以及12-硝基脱氢枞胺(5-硝基)水杨醛Schiff碱(LIN804)的抑制率较高,都大于90%;N-(4-硝基苯甲酰基)-脱氢枞胺(2d)、N-(4-硝基苯甲酰基)-12-硝基脱氢枞胺(3d)、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吲哚-3-甲醛Schiff碱(LIN608)以及4-羟基-水杨醛缩12-氨基乙酰脱氢枞胺Schiff碱(LIN702)的抑制率在8090%之间。(11)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脱氢枞胺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N-(4-氯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b)、N-(4-硝基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4d)和N-(4-氯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肟(5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5b对枯草芽孢杆菌、化合物4b和5b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将25个脱氢枞胺衍生物对卵巢癌细胞株Hey-1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mol/L)作为对象,对其进行2D-QSAR研究,以预测如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可增加其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增加化合物的脂溶性、或增加芳香环结构、或增加化合物的折射率均有利于增加化合物的抗卵巢癌Hey-1B活性。(13)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了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紫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研究了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和其包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和环糊精可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β-环糊精可以提高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在混合溶剂(DMSO/H2O=1/1,体积比)中的溶解度,増溶倍数为3.4;在浓度为10μg/mL时,脱氢枞胺(4-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和其包合物对卵巢癌细胞株Hey-1B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0.34%和41.65%。
其他文献
目的规范冠心病(CHD)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118例住院C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
光功能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异性能,通常将光功能纳米颗粒与基体材料进行复合,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优势,构成智能化
鱼眼镜头具有焦距短、视场角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全方位视觉系统等各个领域,但用鱼眼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具有严重的变形失真,要利用这些具有严重变形的投影信息,恢复出实际场景,必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环境中,使养殖海域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贝类是滤食性生物,能将水体中的重金属富集于体内,特别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
近几年来,国内的农药生产及制造业的发展极其迅速,在现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成本日趋增高的情况下,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和六西格玛控制方法,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提高产品品质,是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人物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随后,《角度篇》在西方主流的媒体上同步播出。两部广告片一经播出
东江是珠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是香港、广州、深圳等地4000多万居民的主要饮水来源,关系着东江流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香港的繁荣稳定。本研究对东江支流观澜河流域和西枝江
传统固定机翼飞行器的设计受限制于多种任务之间冲突的要求。随着新型智能材料的发展以及对飞机性能的不断追求,变形翼的概念应运而生。变形翼飞机能够改变机翼外形,从而达到变
本文旨在探讨欧元运行十年以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由于二战至今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欧元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对比。本文的论点是,欧元
本文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中的小波分析方法、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CT图像识别及三维人脸识别等生物医学工程中。讨论了模式识别,CT图像识别,三维人脸识别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