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鲁棒性控制算法(ARC)的高精度运动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制造的发展,工业产品种类越发丰富,因而造成了生产设备机械结构的复杂化和特异化,使得传统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大多数的机械设备都是非线性系统,而特异化的结构加大了不同系统间非线性程度的差异,因此本文使用了一种能包含大多非线性效应且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该动力学模型提出一套具有高控制性能的非线性控制方案。此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需要采集和统计机械在生产活动中的实时运行数据,以实现对每个机械进行健康状况诊断或者实现对整个集群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在自适应鲁棒控制(ARC)体系框架下,针对工业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在实体工业设备上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工业设备复杂运行环境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进型期望补偿自适应鲁棒控制,引入了参数自适应律、整合梯度型自适应律,并使用期望轨迹信息来计算回归变量,实现了具有高精度快速参数自适应的非线性系统控制。(2)针对控制系统需要在运行时实现系统参数的动态识别,提出了具有精确参数估计的集成的直接/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将参数估计过程与鲁棒控制律的设计分离开来,采用递归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法实现参数的精准估计,并输入到模型补偿部分。引入基于随机梯度下降法的模型动态补偿项以提高其瞬态性能,并综合反馈控制律,衰减干扰,使控制器达到鲁棒性能。(3)在得到精准估计的系统参数后,进一步引入滤波,以滤波后的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其与估计值的偏差比例。以此来衡量系统参数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变化幅度,通过对比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参数变化幅度,来判断机械是否出现故障。并为如何针对不同故障类型设计机械故障检测方案提供了指导思想。最终在电动注塑机的模具控制系统为具体案例进行了对比实验。对比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与当前工业实践中常用的传统控制方案,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与参数自适应能力。并针对电动注塑机的模具控制系统设计了具体的故障检测方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故障检测方案具有安全、可靠、精准的特性。
其他文献
数字水印以人眼不易察觉的方式将秘密信息隐藏在载体对象中,以实现对目标的版权保护、身份认证、篡改检测等。其中,可逆水印技术能够无损恢复原始数字载体,在如档案图像、医学图像、军事图像等对原始数据有高质量要求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但由于可逆水印算法往往涉及一些复杂而又巧妙的机制设计,以此在保证可逆性的同时兼顾水印容量和图像质量,而深度神经网络
学位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既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深刻影响着收入分配。但近年来,金融“脱实向虚”的趋势和经济金融化的问题不断凸显。经济金融化具有自发性,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干预。从引致增长的效应看,节制的金融化有助于社会财富收入的增长,但过度的金融化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和增长停滞效应;从引致贫困的效应看,金融化会拉大贫富差距,过度的金融化将严重拉低劳动者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份额,无益于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分配制度
期刊
碰撞检测是虚拟仿真模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随着虚拟环境的复杂度不断增大,虚拟仿真应用对物体碰撞检测精度和速度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目前的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已经在准确性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虚拟环境复杂度的提升,其实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对不同类型包围盒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对传统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进行改进,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基于双重结构的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进行改
学位
给定一张图像和一个自然语言描述的关于图像的问题,视觉问答任务旨在学习模型,根据问题对图像内容进行细粒度理解,并在此之上展开视觉推理以给出准确的预测答案。该任务是近年来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视觉问答方法通常只关注图像中的视觉物体,忽略对图像中关键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限制对图像内容理解的深度和精度。为解决该问题,针对图像中场景文本理解的“场景文本视觉问答”任务应运而生。为理解图像中
学位
高端瓷砖对图案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通过工业3D打印机在瓷砖毛坯上打印图案再烧制完成。工业3D打印机有6~12个通道,每个颜色喷头有4个量化级别。将标准图像格式的瓷砖设计图分成打印机对应的6~12个通道,得到分色图(256个量化级别),再将分色图转换为颜色喷头所需的多级半色调图(4个量化级别),这个过程被称为半色调过程。据调查,分色和多级半色调图生成技术及其系统基本都是国外控制,因此,这类关键技术给
学位
无线能量传输(WET)通过电磁波为散落的传感器节点持续供电,从而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但是,提供的能量可能仍然无法满足传感器节点的能量需求。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部署冗余传感器节点来缓解。同一监测区域内可部署多个传感器节点,它们同时接收能量以增加收集的总能量,并执行休眠/唤醒调度减少每个节点的能量消耗。针对不同场景,本文研究了冗余部署模型在无线传感网络(WSN)中应用的问题。(1
学位
当前,精于理性计算的智能系统还不能自然地与人类进行情感交互。为了实现真正的人类智能(语义理解+记忆情感),研究者们提出了情感计算的概念,希望赋予计算机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现实场景中人们主要通过表情、姿势和声音来强调特定的观点或表达情绪。这种方式不仅涉及到词汇/语法,而且视觉和听觉也是重要的信息传达方式。为了准确识别人类的情绪,我们需要开展相应的情绪分析工作: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多模态数据——
学位
多轮文本对话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是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智能对话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更青睐那些能给予情绪支持的对话系统。这种具有情绪支持能力的对话系统,可以识别出求助者低沉的情绪,在表达同理心和安抚情绪的同时帮助其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以缓解求助者情绪压力。然而如何根据对话上下文准确地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如何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情绪支持,是情绪支持对话任务的难点问题。立足于这两
学位
时序动作检测任务旨在让计算机理解视频的局部时序内容语义并输出视频内的动作片段相关信息,具体为检测视频内动作片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所涉及的动作类别。考虑到视频数据人工标记的成本高昂,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如何在降低样本标记成本的情况下完成时序动作检测任务,依据训练样本标记信息的完整程度可将时序动作检测任务细分为三种学习范式:1)提供完整帧级别标记的全监督学习范式;2)提供极少数帧级别标记的点监督学习
学位
微表情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产生微表情具有不自主性,因此,微表情可以反映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近年来,微表情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公共安全和司法讯问等领域。微表情具有两个特点:1)持续时间短暂;2)发生时面部肌肉变化微弱。这两个特点导致微表情识别十分困难,即使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微表情进行人工识别,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也不高。因此自动的、精确的、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