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篮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的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特征,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的教学与改革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学生主体因子主要由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学生选择篮球普修课的目的与主体参与性;学生选修篮球课之前是否接受过专业的篮球训练四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的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主体参与性较差,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参差不齐。 2、教师主导因子主要由教师的技战术水平及动作示范能力;篮球普修课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教师的气质、形象、性格等);教师的教学能力四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强。 3、环境氛围因子主要由篮球运动课外活动氛围;篮球运动场地;篮球授课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三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高,运动氛围较好,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4、教学组织因子主要由篮球普修课教学组织形式;篮球普修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篮球普修课教学的区别对待性;篮球普修课考核评价方式四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以班级授课制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率高,新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恰当的推广和运用。 5、课程管理因子主要由篮球普修课开设的课时量;篮球普修课的课程目标;篮球普修课教学进度安排;篮球课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四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较适宜,但课程目标的设置过多考虑了学习的全面性,有待进一步调整。 6、学教态度因子主要由篮球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敬业精神;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态度;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三个因素构成。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的教师教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踏实。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