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理论的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启发式教学顺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响应现代教与学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中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重要。SOLO分类理论是由教育心理学家Biggs和Collis提出的一种客观判断学生的思维水平的质性评价理论,不仅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有助于教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与评价,及时反馈与改进教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作者向一线初中生物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启发式教学。依据各SOLO层级的学习特征设计由较低思维水平至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串进行启发式教学,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本论文把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通过教学实践,深入挖掘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规律。实验研究中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初中七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测试和学生调查问卷筛选出两个成绩与对生物课程的兴趣程度相当的班级,其中实验班的课堂是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设计指导下进行的,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本论文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案例内容,进行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其他章节的课程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教学中的重难点,包含多个实验内容,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设计中,以启发式教学设计为主导,课堂中依据各SOLO层级的学习特征设计出问题串进行驱动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等,使课堂的主体转变成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同时在课前向实验班发放依据SOLO分类理论划分的学习目标表,在课后回收表格。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月考以及期末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生物课堂的感受。实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并且在考察学生综合分析与探究能力的主观题中,实验班成绩提升更为明显。(2)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对生物课堂感兴趣的人数占班级人数的68.18%,对照班仅占54.55%,实验班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程度高于对照班。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特点,论文提出了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设计的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于初中生物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研究验证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为教师突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教学难点提供了教学方式参考。
其他文献
昭君出塞这个历史典故,深受历代文艺作品的钟爱,诗词、歌赋、戏剧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有经典流传。本文以华彦钧和刘德海两个版本的《昭君出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究。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作以梳理,以便演奏者和欣赏者能够和作曲家产生共情,更能够体会昭君出塞的心理变化;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华彦钧和刘德海这两个创作者的艺术经历和具体的创作缘由;第三部分对两版本的《昭君出塞》从乐曲结构、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艺术界也开始和人工智能发生高密度的碰撞与交集。面对技术的迭代,本文从多位艺术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案例,探讨在艺术领域哪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引发对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以及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的关注。
期刊
自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以来,教育研究者一再呼吁要转变教育评价观念,突出发展学生的个性,2017年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教学评价要依据生物学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寻找更加合理、可行的评价方式,从多个方面搜集整合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判断。但是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仍没有摆脱传统的评价方法,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在学生
学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文件的相继颁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培养的主要目标,其中科学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6+1”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导、思、议、展、评、检、练”七个环节。该模式虽被多次采用,但大多教师以及学校
学位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技育与德育”并重,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但仍有部分职业院校过于重视“技能教学”,忽视了高素质人才需要德育。新时代,职业院校应坚持德技并修培养模式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育人的根本目标。文章针对德技并修延伸视角下的新需求,探讨高职新课程育人模式,在分析传统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弊端的基础上融合“三维六化”育人模式,构建更符合现代化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育人模式。
期刊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阐明了生物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本文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融入生物学作业之中,针对生物学作业设计研究中核心素养的缺失以及当下在高中生物学作业中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迫切要求,验证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内容的研究:(1)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作业研究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2)
学位
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知识产生、传播和获取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伟大事业,也需要顺应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型教学方式,微课程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学习资源也应运而生。微课程以其课程容量小、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等优点,深受世界各地师生的喜爱。在我国,微课程也正处于从高量向高质
学位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初中阶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采取恰当的策略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借助情境教学探索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方法作以基础。本文阐述了文章研究背景,初步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和生物学习能力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学习能力的要素构成,在课程标
学位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西方教育界已经十分成熟,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教育界。近年来关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显著增多,研究的领域范围在不断地扩展,然而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分析该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应用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变化,以分析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原则和策略、优势与
学位
学习进阶为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了跨年级的视角。我国在基于学习进阶的进阶框架的构建、认知与能力多维度的整合、测评工具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很丰富,但这些研究多是针对于学生长时间的学习某一模块或某一核心概念时进行的研究,而构建更细致跨度的进阶框架、规划学生短期学习进程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充分利用进阶框架的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不够完善。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课本均融入学习进阶理论,因此,如何规划学生短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