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SV-1(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神经毒性因子ICP34.5对于病毒的致病性以及通过抵御干扰素诱导的宿主抗病毒应答非常重要。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以激活dsRNA依赖性的蛋白激酶-PKR,之后PKR会将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α磷酸化,造成整个细胞的蛋白合成的停止,从而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这也是干扰素抵御病毒的重要作用方式之一。而HSV-1的ICP34.5蛋白能够和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1(pp1)结合,然后pp1可以使磷酸化的eIF2α脱磷酸化,使终止的蛋白合成重新开始。为了进一步对ICP34.5蛋白在抵御宿主抗病毒反应方面的研究,我们对ICP34.5的细胞内结合蛋白进行了研究。
在本课题中,我们通过免疫沉淀和质谱偶联的方法发现了细胞内蛋白p32可以与ICP34.5蛋白结合,然后我们通过RT-PCR手段克隆出了p32蛋白的基因并装入到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共转染ICP34.5和p32蛋白并经过正反免疫沉淀实验验证了ICP34.5蛋白确实与p32蛋白有特异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通过转染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的方法确定了ICP34.5蛋白和p32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发现两者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此外还通过双荧光分子互补实验确定了ICP34.5蛋白和p32蛋白在细胞内共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由此我们认为ICP34.5和p32蛋白是特异的相互作用,并且二者共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有研究发现p32蛋白能够抑制由RIG-1和MDA5介导的抗病毒反应,还有研究说p32蛋白在由IFN-α/-β和IFN-γ介导的抗病毒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发现对于我们以后研究ICP34.5与p32结合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