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汇率作为两个国家货币的名义上的比价,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同时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汇率波动成为外汇市场上常态特征。因此,对汇率波动特征掌握,不管对经济学家还是对政府、跨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思。经济学家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释汇率波动的规律并且最好能够预测未来汇率的走势。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市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大多集中在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上,从量价关系角度对汇率波动性质进行研究的不多。有学者曾借用力学领域中的塑性和弹性的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考察股票量价间的关系,成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股票价格塑性和弹性理论。本文正是从该理论得到启发,将股票价格的弹塑性模型应用于汇率波动的研究中。本文定义了弹塑性均衡汇率、汇率塑性、汇率弹性等新概念,建立了汇率塑性基本模型和汇率弹性基本模型,以日元/美元为例,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塑性和弹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改进汇率塑性基本模型,建立了汇率塑性自回归模型、汇率塑性幂指数模型以及幂指数模型的自回归模型。这几种模型均能满足经济学检验和统计学检验,只是拟合优度R 2和DW检验结果有所不同。本文选取成交量较小的时间段作为小样本观测区间,对汇率弹性基本模型及其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模型能通过经济学检验和统计学检验,但拟合优度R 2的值偏低。本文还在汇率塑性幂指数模型的自回归模型基础上,分别从塑性系数与自回归项系数的变动规律出发,研究其经济意义。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人民币汇率与日元/美元的计算结果,探讨汇率塑性模型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内该汇率塑性模型不适用于人民币汇率,从而得出汇率塑性模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完全市场化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外汇汇率,而不完全适用于非市场化的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外汇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