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让英语的普及和英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赢得了契机,公示语的双语化或多语化就是表现。作为公共场所使用的实用性文本类型,公示语英译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直接决定着其效用的大小与有无。当前我国城市公示语英译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存在着差距,其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公示语作为社会符号,对其特性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了解符号的社会功能,对其功能的考察有助于提高公示语英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目前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公示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示语的功能特色和语言风格上,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则主要是纠错和改译,而理论方面较为系统、整体的研究比较少,也未能提出可推广普及的方法和指导。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对公示语作为符号和其具有的社会属性的把握,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详细阐释汉语公示语英译时各种意义的转换,力求达到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所采用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是吸取了奈达的对等理论、莫里斯的意义三分法和陈宏薇教授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符号,不管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均具有意义;翻译即翻译意义,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比其他翻译方法而言,用社会符号学进行跨语符翻译,其优越性在于它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代码,尤其是人类所使用的最综合、最复杂的符号系统,即语言。而且,符号学(semiotics,i.e.study of signs)和公示语(public signs)都与"sign"密切相关,因此,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公示语翻译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以长沙、西安等地的公示语英译实例为材料,依据社会符号学理论对其双语翻译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公示语英译的正确性与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