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印证与测算——基于2012年山东、安徽等省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世界各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出现了从现收现付制向账户积累制转变的趋势。由制度经济学原理可知,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转变存在转轨成本。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我国从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构建覆盖全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构建会产生相应的转轨成本。  本文对中青年居民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调查、个人养老意愿与新农保参与情况的调查、对缴费水平和相关规定的调查以及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与满意情况4个方面进行调查。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影响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年龄、收入来源构成结构、家庭支出结构、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所承担的责任、居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旧农保、政府宣传渠道、居民自身的经济承担能力等因素对新农保参保意愿存在显著影响。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对制度转变过程中的转轨成本大小产生影响。  在印证农村养老保险转轨过程中转轨成本的存在后,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政府对不同年龄参加新农保居民负担的转轨成本不同但相差不多,这一差距主要来源于政府对居民参保的入口补贴部分。而受出口补贴制度安排影响,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承担的转轨成本压力要大于对东部地区的成本支付;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但整体而言,不考虑时间价值和利息累计,在100元缴费水平下,我国要建立覆盖全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需承担至少44759亿元的转轨成本。  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当增加教育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建设,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养老保险中政府的社会责任;加大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完善新农保具体制度安排,并落实到实处,通过以上措施来尽可能降低制度转变过程中的转轨成本。
其他文献
根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小额信贷发展状况,我国政府逐步探索组建符合国情的小额贷款公司,以期望其作为金融的“毛细血管”,向面临融资难的各类微型经济主体输送资金血液,同时在扩
人口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也将从福建省这一区域视角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转变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这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支持国家GDP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可估量群体。但是中小企
发生在1959~1961年期间的中国大饥荒,又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或“三年困难时期”。官方对于这次严重饥荒的起因,说法充满矛盾,目前学术界对此也一直有所争论。本文利用面板数据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正式接触作文,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起步阶段作文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掌
自古以来,沿边区域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实力和形象,作为通往比邻国家的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我国是全球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边界呈东北——西南走向
近年来,有关对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经济领域内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有不少学者从贸易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然而得出的结论确不一致,有的甚至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