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级联动力学拆分(R,S)-2-甲基丁酸及其酯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活性2-甲基丁酸及其短链酯是重要手性精细化学品。脂肪酶催化的动力学拆分相对于其他拆分方法具有规模易放大,环境友好,产品满足“绿色”、安全等食品级要求等优点,因此常被用于许多手性风味物质的拆分。然而,由于2-甲基丁酸及其短链酯中连接于手性中心碳原子上的甲基与乙基的空间差异太小,使其脂肪酶动力学拆分较为困难,而且光学纯度还很难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针对2-甲基丁酸及其酯,研究建立了级联动力学拆分法,即将脂肪酶催化的选择性酯化反应与选择性水解反应相偶联,对其进行拆分,建立了级联动力学模型,最终获得了4种光学纯度较高的不同构型的异构体。具体的内容与结果:1)为获得较高光学纯度及得率的产物,对级联动力学拆分中酯化拆分与水解拆分反应分别进行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筛选了各自体系中既具有较高光学选择性又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的脂肪酶。对于酯化拆分体系,建立并优化了酯化反应体系:筛选确定了RCL为酯化拆分一步用酶,加酶量为16mg/ml,底物浓度为0.1mol/L,温度4℃。而对于水解拆分体系,建立并优化水解反应体系为:筛选确定了RCL为水解拆分用酶,加酶量为15mg/ml,底物浓度为0.2 mol/L,温度4℃。2)为了提高级联反应终产物的得率,研究建立了级联动力学拆分反应模型,对反应进行理论指导,即在目标产物ee值的要求下,控制两步反应的转化率以得到最高的产物得率。在此模型指导下,进行了两种选择性反应通过不同顺序相偶联的级联动力学反应:先水解后酯化的级联动力学拆分反应中,控制了第一步与第二步的转化率分别为45%与38%,最终获得了ee值为90.64%的(S)-2-甲基丁酸乙酯;而先酯化后水解的级联动力学拆分反应中,分别控制第一步与第二步的转化率为34.8%与40.2%,获得了ee值为92.3%的(S)-2-甲基丁酸。3)研究中发现RCL在水相中40℃下水解反应通过优先水解(S)-2-甲基丁酸乙酯,10h后可获得ee值为92.4%的剩余底物(R)-2-甲基丁酸乙酯。温度对RCL催化酯化与水解拆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下反应的对映体选择率较高,在4℃下通过水解拆分获得的(R)-2-甲基丁酸乙酯的ee值可提高至95.0%。提取(R)-2-甲基丁酸乙酯,使用(S)-型选择性较弱但转化活性较高的Novozym 435催化其第二步水解,获得了ee值为92.2%的(R)-2-甲基丁酸。研究通过两种不同顺序的级联动力学拆分反应以及两步水解法,最终获得了ee值分别为90.6%的(S)-2-甲基丁酸乙酯,ee值92.3%的(S)-2-甲基丁酸,ee值95.0%的(R)-2-甲基丁酸乙酯及ee值92.2%的(R)-2-甲基丁酸。
其他文献
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荧光体、显示显像、固态光源、X射线增光屏、激光和光纤放大以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具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可发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生政策性硬性支出增加较大、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财政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部分县乡财政较为困难,成为财政经济运行中比较突出的问题。1994年分税
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医看病有了保障,但由于传统的宣传手段落后,信息发布较慢,宣传范围较小等特点使得广大参合农民不能及时的了解国家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联用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药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该治疗基础上联用药物阿托伐他汀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风险暴露事件,给国家造成数百亿元的巨大损失。WTO调整期已经结束,我国政府承
对新技术的不断依赖,往往会使我们产生将技术代替全部文化的误解,并不断地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上。技术虽然无可否认的推动了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发展,但这
以江苏省的公立医院改革为例,根据江苏省卫生统计年鉴中2007-2017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并预测2017年以后的人均医疗费用和
在高速公路的交通分析和交通决策当中,分析人员和决策人员希望发现特定时间段内运动模式相似的车辆集合。因为这些集合能够反映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比较聚集的现象。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正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产物,它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网络却是一柄双刃剑,这柄剑对未成年人而言是危险的,但是我们应当客观的分析这柄
<正>《山西中医》是由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系中国生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