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区段荧光纳米粒子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科研人员的深入探索,大批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化学催化、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纳米材料中,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荧光纳米材料以其多光谱区段的荧光发射、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优良的荧光稳定性,以及极低的生物毒性等特质,在医疗检测、临床诊断、生物成像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波段的荧光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因此,设计与制备不同光谱区段、不同功能作用的生物相容性荧光纳米材料,并及早地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成像、临床诊断等领域,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光谱为主线,以生物应用为目标,旨在研究不同光谱区段的含金属荧光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通过设计与制备不同光谱区段、不同特定功能的荧光纳米粒子,研究荧光材料合成条件、粒子尺寸、组成成分对荧光性质的影响,探讨制备出的荧光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中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进一步为新型的荧光材料应用于生物检测提供了可能。首先,我们以胺还原法,在油相中制备了兼具蓝色荧光和顺磁性的新型EuS纳米晶。具体过程为:以铕的无机盐和正十二烷基硫醇为原料,油酸、油胺为稳定剂,油胺与硫醇为还原剂,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出二价态的EuS纳米晶。该纳米晶可发射蓝色荧光,发射峰位为475 nm,半峰宽为32 nm,荧光量子效率为3.5%,在室温下呈现出顺磁性。我们还发现,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以合成到形貌各异、结构规整的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球等纳米晶,并仍然保持了磁性与荧光等性质。我们进一步以两亲性聚合物F127为表面活性剂,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F127修饰在EuS纳米晶表面,可以将纳米晶从油相转移至水相。转移后,EuS纳米晶依旧保持了良好的荧光与磁性。我们还首次实现了将EuS纳米晶作为荧光/磁性双功能造影剂,应用于细胞荧光成像与活体核磁共振成像中,并展现出了很好的成像效果。其次,我们通过电化学交换法,以Ag纳米点为模板,制备了具有红色荧光的au纳米点。au纳米点平均尺寸小于2.5nm,发射峰位为608nm,量子效率为8.7%。通过mtt细胞毒性测试和器官组织学检查,证明au纳米点具有很低的生物毒性。与pc12神经细胞共培养后,au纳米点可以进入细胞质中,实现对细胞的荧光成像。实验证明,au纳米点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溶酶体中。将au纳米点注射入大鼠体内10天后,荧光依然良好保持。进一步以化学键的方式,将au纳米点与细胞膜特异性结合的蛋白ctb相连接,形成ctb-aunds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不但保持了au纳米点的荧光性质,而且能特异性结合神经,并在较宽的ph范围内及较长时间的紫外光照射下,其荧光拥有良好的ph稳定性与抗光漂白性,展现了这种复合物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将复合物注射入大鼠坐骨神经5天后,可以在坐骨神经、神经背根节和脊髓中分别观察到红色荧光,表明这种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长效逆行神经示踪剂,应用于生物体内的神经示踪领域。第三,为了制备具有更长荧光发射波长的纳米粒子,我们设计了一种表面部分修饰巯基的支化聚合物sh-pei,并以这种聚合物为配体,以水合肼为还原剂,通过“自下而上”法制备出了正电性、近红外一区荧光功能的au纳米点。这种纳米点展现了尺寸依赖的荧光可调性质:随着粒子粒径从2.38nm增加至3.08nm,其荧光峰位会从可见光区的609nm红移至近红外一区的811nm,荧光量子效率从9.4%降低至1.9%。我们以sh-pei分子为配体制备au纳米点的设计思路为:其一,与传统pei相比,在sh-pei的端基部分修饰上巯基并减少了胺基含量,使获得的au纳米点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其二,以配体的巯基能够锚定在au纳米点表面形成au(i)-巯基复合物,这是au纳米点获得较强和稳定荧光性质的重要因素。其三,当配体的巯基作用在aunds表面后,配体的胺基端则会朝向外侧。这种结构不仅赋予了aunds优异的稳定性,而且使其具有正电性。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具有正电性、低毒性的sh-pei-aunds可作为一种优异的基因载体,与负电性的基因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进而被细胞摄取,能够实现细胞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基因的转染。最后,我们在制备近红外一区au纳米点的基础上,为了增强生物荧光对比度,设计合成具有更长荧光发射波长的纳米材料。向au纳米点的体系中引入铜元素,以cucl2、haucl4为原料,巯基化聚合物sh-pei为配体,通过胺还原法,制备出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功能的au/cu合金纳米点。这种纳米点的粒径为2.7nm左右,荧光发射峰位在1080 nm,荧光量子效率为2%,是商品化碳纳米管荧光效率的5倍。此外,我们发现,Au/Cu合金纳米点具有荧光可调性质,即随着体系中铜含量的增加,其荧光发射波长可以逐渐从近红外一区的811 nm红移至近红外二区的1130 nm。这种荧光可调性质,可归因于合金纳米点的配体-金属-金属电荷转移作用(LMMCT)的结果。此外,这种纳米点还兼具稳定性高、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将合金纳米点注射入大鼠体内,观察大鼠活体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情况。我们发现,在Au/Cu合金纳米点作用下,只需很短时间即可完成对大鼠的近红外二区成像,由于纳米点的二区近红外荧光性质与动物的自身生物荧光对比差异显著,成像中可清晰展现大鼠的组织器官等细微结构。表明这种长波长荧光功能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生物检测和荧光示踪领域。
其他文献
<正>阻燃纺织品就是除具有一般纺织品的性能以外,在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显著延缓,离开火焰后能迅速自熄,较少释放有毒烟雾,可燃性显著降低的纺织品。阻燃纺织品一般由特殊纤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村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服务群众,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村干部职位虽小,但人数众多,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一旦产生蜕变,危害犹大。在分析当前村干部权力滥
目的:通过对比应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康妇消炎栓及单纯采用激素预防中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探索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09月至2018年0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TCRA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IUA复发;(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及康妇消炎栓预防IUA复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慕课视野,借鉴各种文献资料和深入探索的方式运用慕课教学模式加速体育教学课程的创新过程,同时将慕课模式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采用吸取优点的方式,将慕课视野下的教学价值凸显出来,以此促进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慕课近些年在我国被广泛应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