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凸显,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亦愈强烈。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经验,构建适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管理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高校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责任主体,应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借鉴成功的学校质量管理经验,研究本校的特点,以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为基点,构建适合本校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文从质量、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评估及质量文化等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着手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内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质量管理的被动性、质量管理目标的外生性、质量管理组织的行政性、质量管理对象的单一性及质量改进的滞后性等方面。并指出加强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的必然性。本文提出,高校应明确其提高教育质量的意愿,这首先体现于学校所确立的教育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上。高校应在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分析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适切的学校教育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细化质量目标至学校各职能部门。本文提出通过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加强学校的质量管理,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和管理。在分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内容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本文在分析高校质量文化生成的过程的基础上指出高校的质量文化对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