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韦廉臣、艾约瑟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术语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外来词大量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其中既包括日常交际词汇,也包括大量的术语。因为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植物学研究成果接近空白,而国人又渴望吸收西方的科技成就,所以植物学术语译名在译介的西方书籍以及植物学著作中大量出现,成为西源外来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学》(韦廉臣、艾约瑟辑译李善兰笔述,以下简称为《植物学》)中的植物学术语在汉语传统植物学术语向现代植物学术语的演变和发展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对汉语术语学研究、术语历时研究和植物学术语研究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小到个人的日常交际、学习,大到科研活动、词典和教科书的编纂、公共场所植物学知识的普及等都与植物学术语息息相关,因此,对植物学术语译名做出规范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植物学》中的植物学术语为立足点,综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描写分类法、文献检索法和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传统植物文献、明清传教士植物学文献、民国时期植物学教科书、建国以来植物学专著中的植物学术语系统,展现出汉语植物学术语及其关系的演变进程,总结其演变规律,并给汉语植物学术语工作如植物学术语的制定、规范及植物学术语词典的编纂以启示和建议。本文一共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给确定了《植物学》的研究版本、意义和作者,确定了“术语”的概念,并概述了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主要给出了《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的辨识原则与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统计,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是对《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的关系统计,包括层级关系、同义关系、同位关系等,展现出《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之间复杂的关系;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的复杂性特点并从语音、词汇、汉字、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第五部分是对《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的历时考察,主要从对汉语早期植物学术语的继承以及对之后植物学术语译名的影响;第六部分是对《植物学》中植物学术语的汉化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现代汉语中植物学术语处理的启示。
其他文献
社会的不断发展,移动通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移动通讯的普及必然需要越来越多的基站,尽管基站大大提高了通讯水平,但是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成为人们越来越
利用来自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从业经历不同的专业背景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掏空问题的监督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非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相比,
汉语和越南语都存在“名词化”现象,即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转化为名词性词语,并且还普遍使用。以中国、越南两国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本研究对汉、越语两种语言的“标记
满族是世居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该民族在崛起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版图的最后确定和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满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满语文
量强调范畴是现代汉语强调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表现事物在空间层面的数量、距离、范围等特征,也可以表现动作在时间层面的持续时间、发生次数,甚至可以表现事
符号思维指的是运用符号学理论来开展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工作,为此,本文将从符构层面以及符义层面来探讨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以供家具设计者进行参考。
竹枝词起源于民谣,是一种介于民谣和格律诗之间的独特诗体。它起源于民谣,扎根于民众生活,以其质朴、俚雅结合的语言,生动而形象的描绘了一地的民俗风情,为社会学、语言学、
本文以表高频义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义韵相关理论为基础,定量提取了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对“成天”、“从来”、“老是”、“历来
在对语篇知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语篇知识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和建议。
本文着眼于意义的聚类,以“引发”义作为切入点,重点考察“引起、引发、造成、产生、发生”五个双音动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句法平面的考察主要包括类联接和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