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高速发展,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对生产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有效防止第三方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恶意查看、非法窃取和破坏,信息加密与保密通信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高速发展,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对生产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有效防止第三方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恶意查看、非法窃取和破坏,信息加密与保密通信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混沌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其独特的安全特性和加密手段引起了信息安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有效推动了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对传统加密算法的一种重要补充。本文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数字混沌加密系统,并重点对通信模块、外部存储器模块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实现。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随机扰动、分段映射等手段,对传统数字混沌流密码发生系统进行了有效改进。基于FPGA详细讨论了流密码发生器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2)在通信模块的实现方面,完成了USB芯片和FPGA的接口电路硬件设计,详细介绍了固件程序的编写和驱动程序的创建过程。最后根据芯片的工作方式给出了仿真结果,成功实现了上位机和FPGA的通信。(3)在外部存储器方面,详细讨论了基于FPGA的DDR SDRAM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控制器设计中各模块的功能,最后给出了读/写控制模块对DDRSDRAM的写操作仿真时序图。最后,以图像加密为例,对本文设计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FPGA实现的数字混沌密钥发生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加密与数据保密通信等安全领域。
其他文献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DD,2n=2x=14)是普通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6x=42)的二倍体祖先物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节节麦的遗传变异类型远多于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类型。节节麦中存在很多高分子量谷蛋白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类型,是改良小麦品质的重要基因资源,如具有5+12和1.5+10优质亚基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00 多个国家57 亿亩土地受盐碱化影响,而我国的盐碱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土壤中盐份过多会危害大多数植物的正常生长,尤其对耐盐性较低的农作物危害更大。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开发新的抗盐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C4植物绿优谷幼苗为研究对象,将NaCl、Na2SO4、NaHCO3及Na2CO3按
文件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身份认证和文件加密实现,在身份认证和文件加密密钥的产生中都会使用到密钥导出算法,所以密钥导出算法是文件安全机制中的关键技术,其安全性分析也成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而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控制中最棘手的问题。本研究应用SDS-PAGE和IEF技术对福建省目前播种面积较大的5个杂交组合及其三系以及9个不同的杂交种F_1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了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纯度鉴定方法同时建立了其标准参照程序,并对几份杂交水稻进行了纯度分析,探讨其在生产上的实用性及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SDS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栽培大豆通常被认为是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大豆育成品种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最重要的种质资源。我国在1923到2005年共育成了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研究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对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均匀分布于大豆20个连锁群的126个SSR分子标记,对345份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其中东北地
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并通过有限元法对其微带贴片天线在不同参数下的电性能进行仿真对比研究,天线采用同轴馈电的方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扇形微带贴
目前,作为新一代治疗方法的基因治疗和核酸疫苗进展迅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质粒DNA 作为基因治疗和核酸疫苗的常用载体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质粒DNA 转染效率相对较低,
本文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出发,经过动物免疫,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不同的检测抗体的制备等一系列过程,初步建立了一种灵敏检测抗原EPO的方法,从而为简洁、经济、快速的体外检
在当今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基于锂电池的新型设备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为解决电池续航能力不足这一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问题,高效的电源管理芯片已经成为支持系统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模块。受设备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驱动,DC-DC电压转换器正在迈进10MHz高频时代。另一方面,为满足系统高集成度的要求,DC-DC转换器需具备足够大的负载驱动电流。因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