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德华外延的柔性单晶氧化物薄膜及器件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氧化物具备多种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铁电、铁磁、半导体性等,有可能在下一代柔性电子技术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作为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石,柔性氧化物薄膜在制备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做法是在刚性衬底上外延目标薄膜然后腐蚀掉牺牲层,但严格的晶格匹配使得衬底和牺牲层的选择极为苛刻,这限制了它的应用。而范德华外延不需要严格的晶格匹配,薄膜在衬底表面通过分子间微弱的范德华力外延生长,这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白云母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拥有原子级平整的表面且表面几乎没有悬挂键,非常适合通过范德华外延生长制备多种二维半导体及复杂异质结材料。其本身作为一种层状晶体,层与层之间也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得云母具有一组极完全的解理面,可根据需要解理成任意厚度的平整薄片。在数十微米的厚度内云母薄片的曲率半径可达1.6 mm并且保持完整,展现出良好的柔性,是制备和研究柔性器件的理想衬底之一。基于以上,本论文选择云母作为柔性衬底,通过范德华外延制备了多种单晶氧化物薄膜及复合异质结,且通过溶液插层工艺成功将薄膜与衬底分离,该工艺具有普适性。随后选择掺0.7%wt铌的钛酸锶材料制备了柔性存储器的原型器件并对器件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成功地使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在云母上通过范德华外延生长出高质量的柔性单晶CoFe2O4薄膜(CFO)、掺0.7%wtt Nb的SrTiO3薄膜(NSTO)以及CoFe2O4-BaTiO3异质结薄膜,并对材料结晶质量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生长NSTO和BaTiO3薄膜时加入一层CFO缓冲层会极大提高薄膜的结晶质量。2、利用溶液插层的办法,成功将这三种薄膜从云母衬底上完整的分离出来,得到了可转移至任意衬底的柔性自支撑二维薄膜,转移后的薄膜表面平整,保持了很好的结晶质量。该方法对于通过云母进行范德华外延的材料具有普适意义。3、以云母上外延的NSTO薄膜为基础,制备柔性的阻变原型器件,并分析了界面特性与器件阻变性能的关系,基于SRO/NSTO肖特基的双极型非易失性阻变被直接观察到。4、研究了电场、限流对器件阻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弯曲薄膜至不同的曲率半径对其施加不同的应力,来研究弯曲对器件电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发现,该器件对弯曲应力有着灵敏的响应,在柔性存储器和柔性探测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云母衬底上的范德华外延生长出多种高质量柔性单晶氧化物薄膜,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弯曲云母来研究器件对弯曲应力的响应,并且第一次通过溶液插层工艺实现云母衬底上的薄膜转移,这些工作对于柔性材料的制备和柔性器件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机翼是民航客机的一个重要噪声源。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气流绕过机翼在机翼后缘形成分离泡或者湍流,从而产生噪声。对机翼产生的气动噪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与经典CAA方法相比,格子Boltzmann方法具有过程清晰、边界易于处理等优点,在计算气动声学方面有良好前景。本文采用黏性可压缩LBM方法对中等雷诺数和马赫数下翼型绕流湍流噪声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本文分析和推导了可压缩LBM模型,采用一种加
本文利用室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芳香族化合物1,5-二氢苯并(1,2-d:4,5-d′)双三唑(H_2bbta)分子的二维手性识别对其在Ag(111)、(110)、(100)表面组装结构的调控。实验发现,H_2bbta分子在Ag(111)和Ag(100)表面的组装结构在手性自我识别的作用下形成了两种互为镜像且与热处理温度没有关联的自组装结构。此外,还观测到H_2bbta分子在Ag
在聚合物表面加工得到的三维纳米结构应用广泛,如纳米光栅传感器、二元光学中纳米结构表面以及拉曼增强基底等。目前三维纳米结构的加工方法主要有聚焦离子束加工(FIB)、电子束加工(EBL)以及光刻等,原子力显微镜(AFM)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原位检测以及较低的环境要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于纳米加工领域。原子力显微镜在聚碳酸酯表面扫描刻划加工时会出现周期性类正弦的波纹结构。然而波纹结构的形成机理尚未
海量数据的产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推荐算法能帮助人们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推荐多样性是衡量推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众多推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介观量子体系观察到了Kondo效应,并且通过控制门电压、偏压、外磁场、温度等手段对其进行操控,因此Kondo效应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Kondo效应涉及到局域自旋与传导电子间的反铁磁交换耦合,不同性质的能带结构对其影响至关重要。金属中磁性杂质的Kondo屏蔽,可以直接通过测量局域密度谱随外界参数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研究。超导中磁性杂质将散射库伯对,并在能隙中诱导出Yu-S
应用程序在移动设备中运行需要占据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多样性的功能服务,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移动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无法保证这些应用程序高效的运行。为了解
本文以某钢厂生产线的冷轧态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T-LSCM)对实验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对再结晶过程中组织演变进行原位研究。并结合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维氏硬度计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再结晶晶粒测量和显微硬度测定,探究了原位观察技术在研究再结晶组织演变中的应用,并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IF钢再结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1)LSCM观察下亮色界面和
滑坡危害影响深远,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分析需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模型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点,一般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基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岩土体参数反演是研究岩土工程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数值模型计算量大已成为概率反演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提高边坡稳定性随机反分析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多项式展开(PCE)的参数概率反演方法,通过非饱和土坡数值试验验证所提
毛细管放电泵浦46.9 nm软X射线激光是一种短波长激光,具有诸多普通波长激光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高亮度、高相干性、单脉冲能量高和穿透能力强等。随着毛细管放电泵浦激光的迅速发展,46.9 nm激光在等离子体诊断、纳米成像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获得的类氖氩激光包括46.9 nm、69.8 nm和72.6 nm三个波长。其中,国际上对46.9 nm波长的激光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主要从理论数值模
当今已进入能源快速发展时代,非水或着有机锂离子能源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LIBs),锂空气或Li-O_2电池,锂硫电池,锂离子电容器(LICs),双离子电池(DIBs)等,已被考虑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可再生和绿色能源资源,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燃烧化石燃料的问题。文中合成了两种新型钙钛矿氟化物电极材料分别是镍-钴氟化物和锌-锰氟化物,将其用作储能器件以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具体工作和内容如下:1.实验用溶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