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1年起,我国在东部沿海港口地区兴办了15个保税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各保税区在改善贸易与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扩展功能运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在成为带动母城和腹地开放事业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并已成为我国开放和初步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成功典范。今天,现代物流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物流业也正处于起步期。保税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于促进国际物流、国际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保税区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历史任务,一方面政策弱化、优势缩减使保税区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关税的递减、市场的扩大、进出口贸易的日益增强,保税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以及国际物流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是目前加速保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尝试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税区在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的国际物流发展战略问题。介绍了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概况和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保税区的总体影响和对物流发展的影响,讨论了天津港保税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以及国际物流发展的现状与特性等问题,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了天津港保税区与国外自由贸易区以及其它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提炼共性、探寻差异与个性,从物流运作环境的营造、保税区物流平台的建设、物流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升、政府在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应起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剖析,拟定出天津港保税区物流发展的基本策略、发展途径及其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天津港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对国际物流相关软硬件设施的提升,不断深化“以贸易、仓储物流产业为先导、以加工产业为支撑、以商品展示展销为纽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港区一体化建设为突破点,以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为最终手段,塑造天津港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进而形成“货物通关畅捷、综合成本低廉、服务配套完善、管理运作规范”的国际物流运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