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虽然骨组织有一定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但仍不足以代偿病理性骨折、创伤等因素造成的较大骨量缺损。周围血运不足、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也会增加骨缺损治疗的难度。骨移植材料可分为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自体骨和异体骨均因各自的缺陷而导致在临床上应用受限,因此人工骨材料逐渐成为再生医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矿化胶原(Mineralized collagen, MC)是模拟骨基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仿生复合材料,其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DSCs)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将矿化胶原与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进行对比,探究三者对hADSCs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制备矿化胶原、胶原、羟基磷灰石三种材料的圆片,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FTI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检测材料物相组成和分子结构,通过接触角评估材料可湿润性,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评估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细胞在材料上的贴附和生长状态;利用WST-8法观察细胞增殖;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检测hADSCs成骨早期分化;通过real time PCR比较成晋标志性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矿化胶原具有与天然骨基质类似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hADSCs在其上表现出良好的贴附和生长行为。相比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矿化胶原更有利于hADSCs的增殖,并且成骨分化早期(RUNX2、ALP、COL1A1)和晚期(IBSP、OCN、OPN)的标志性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结论:本研究表明相较于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矿化胶原对hADSCs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其与种子细胞hADSCs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