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BUS的热表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表数据传输系统是在现有热量表的基础上利用M-BUS总线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本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M-BUS主站,另一个是M-BUS从站。M-BUS从站一方面可以通过隔离的485模块从热量表中得到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24位AD转换器采集2路温度信号和2路4-20mA信号。M-BUS主站通过M-BUS,总线得到M-BUS从站的数据,然后可以通过GRRS或者串口将数据送到管理中心处理与显示。本设计使用的NuMicro M0516 32位ARM处理器,不仅成本低,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强。整个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利用Modbus协议采集热量表数据,并通过M-BUS技术以及GPRS网络远程传输到管理中心;另一部分是通过ADS1234采集芯片采集四路温度和电流信号,使用定时器每500ms定时中断完成AD采集通道的切换,即每2s完成对四个通道的一次循环采集并通过M-BUS技术以及GPRS网络远程传输到管理中心实时显示。其中,温度信号利用PT1000铂热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来改变输入的温度值,并使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零点和增益修正;4-20mA电流信号,则通过一个精密电阻直接将其转换成电压由AD采集得到。本系统在M-BUS通讯及485通讯的硬件电路上均带有隔离设计,不仅增加了仪表的抗干扰能力,还达到了输出隔离的目的。此外,本文还设计了存储模块与时钟模块。实验证明,本设计中PT1000热电阻的测温精度达到了0.189%,电流测量精度达到了0.13%,达到了设计要求,说明本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其他文献
基于图像的大场景三维重建技术是计算机具备大场景视觉功能的前提条件,对研究计算机视觉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不仅如此,其还在测绘和城市规划、文物保护以及军事和3D娱乐等方
该文研究了由国际电信联盟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最新提出的H.26L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并对H.26L提高编码效率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结果证明H.26L编码方法是基于运动预测/补偿
本文就移动式燃料电池的开发,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PEMFC只有在湿的状态下才能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增湿过程又可能造成内部电极的水淹,恰当的水热管理和燃料供给条件能够为移动式燃
该文针对当前废钢配料需求,研制了一套新型废钢配料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软、硬件设计思想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以及配料的高准确性.
该论文以胜利油田和同济大学合作进行的地震波传播可视化研究项目为背景,在参考了大量资料并对目前可视化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地震波传播可视化系统(TJ_SEISMOD_
该文以鞍山配电网为背景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由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馈线自动化、用户自动化和配电管理自动化四部分组成的概念,这四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该文分析了实施配电
局部线性化模型树(LOLIMOT)——是一种扩展的RBF神经网络方法,该文用LOLIMOT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汽油机参数喷油脉宽、点火提前角、转速和节气门开度与经济性、排放和扭矩共四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系统可靠性和容错技术的提高,开发研制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不间断供电、少维护甚至免维护、智能化、网络化、适于远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因具备丰富的媒体感知能力,在民用、军事、商业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其中,高性能的无线多媒体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