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影响土壤侵蚀的林地植被因子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植被与覆盖因子C对土壤侵蚀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及黄土区在这方面工作的不足之处,本研究首次在晋西黄土区利用次因子法C=(SLR1EI1+SLR2EI2+……SLRiEIi)/EI,计算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目的是定量研究坡面尺度上植被对黄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给定适合黄土区的次因子参数值,为黄土区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研究在利用次因子法时,首先把植被的生长季分为生长初期-生长旺盛期-生长末期三个阶段,然后分别观测这三个阶段的次因子即前期土地利用(PLU)、冠层覆盖(CC)、地表覆盖(SC)、地表随机糙度(SR)、土壤水分(SM),最后进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的求算。通过对蔡家川流域内13个径流小区的观测、利用观测到的年径流泥沙量,采用间接法与次因子法分别求算出各林分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进行比较检验与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次因子法和间接法求算出来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吻合很好,反映出来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的规律:天然林<刺槐林<刺槐侧柏林<油松林<果园基本一致。(2)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前期土地利用次因子(PLU)、冠层覆盖次因子(CC)、地表覆盖次因子(SC)、地表随机糙度次因子(SR)及土壤水分次因子(SM)对坡面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流失率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其影响为PLU值>SC值>SR值>SM值>CC值,从中也验证了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半分解层生物量,地表覆盖对土壤流失率的影响最大。(3)林分密度与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呈现负相关,其R2=0.154,证明了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各因子中,林分密度只起到一部分作用,当刺槐林分密度变化范围为1200-2204株/hm2,其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为0.020-0.037。(4)通过间接法和次因子法分别求算出的结果,证明可以利用次因子法来监测黄土区的土壤侵蚀量,其参数为Cb=0.951,Cur=0.004513kg/(ha.cm),Cus=0.001887kg/(ha.cm),Cuf=0.5,b值为0.025,黄土区不同林分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的范围为0.009-0.062。
其他文献
土地整理,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
本文从植被冠层辐射传输和遥感探测机理分析出发,利用基于概率分布的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来定量模拟不同冠层参数情况的FPAR。并与基于植被指数的FPAR经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和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阿拉善高原作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独特的一个地理单元,特殊的中亚荒漠植物省,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干暖化、境内黑河下游断流、贺兰山出山地表水和地下水向荒漠区的补给减少、城市和农
以牛角瓜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通过N、P、K 3因素3水平及其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分析了各元素及其水平对牛角瓜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牛角瓜苗期生长的最
广东省提出“科教兴粤”的发展战略,并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十五”计划,要求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全面提高国民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多年来,我市人民防空事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全国人防工作先进单位,关键是有一个能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和廉洁勤政
在"数字地球背景下,"数字林业"为林业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推进林业管理信息化进程.数字森林公园是"数字林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森林以它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大众关
本文以广西喀斯特山区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以反贫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实证调研和分析,对广西20多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模式、创新机制进行总结,提炼广西扶贫开发的实
在一般人看来,阅读就是借助文章实现读者和作者心灵相通的过程。当我们这样去对待阅读时,作者的目的看似实现了,而读者的情怀却不能很好地满足,更不能有效满足作者自身发展的需求。遍观各类阅读试题的命题,高度集中的指向性,是一个重要特征,让学生围绕命题专家的主旨作答,看似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解和解读,实际却是在禁锢学生的思维和思考,不利于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是读者在读,读者的内在需求才是阅读的真正主旨,
期刊